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情景題 |
第 8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9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10 頁:判斷題答案 |
第 11 頁:情景題答案 |
二、多選題
1.ABCDE【解析】根據課程評價的內涵及方法、步驟,我們可以推斷出課程評價具有導向、甄別、診斷、調節、促進的功能,故選ABCDE。本題難度較大,要求深刻理解課程評價部分的內容。
2.ABCDE【解析】本題考查班集體的特征,一個好的班集體應該具有如下特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與明確的奮斗目標;健全的組織機構與堅強的領導核心;嚴格的規章制度與嚴明的組織紀律;正確的集體輿論與良好的班風。
3.ABDE【解析】運用讀書指導法應該遵循以下要求:第一,提出明確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題;第二,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第三,加強評價和輔導;第四,適當組織學生交流讀書心得。
4.ABCD【解析】本題考查對常規訓練的理解和記憶,常規訓練的主要形式有:學生守則訓練、課堂常規訓練、衛生常規訓練、禮貌常規訓練等。
5.ABCE【解析】本題考查對CIPP評價模式的過程的記憶,CIPP評價模式是由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和成果評價,這四種評價組成的一種綜合評價模式。
6.ABCE【解析】課程評價的內涵包括:第一,課程評價的對象應是多元的;第二,課程評價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第三,課程評價必須對實現教育目的做出貢獻;第四,課程評價的直接意義是對被評價的課程提出質疑并為改進課程指明方向。
7.AC【解析】本題考查對學習化社會中終身教育特征的理解和記憶,學習化社會的終身教育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全體社會成員的一生都處在不斷的學習當中;第二,社會能為每一個成員提供適當的教育。
8.ABCDE【解析】本題考查贊科夫的教育理論,贊科夫在其《教學與發展》中提出“高難度教學”、“高速度教學”、“理論知識起指導作用”、“理解學習過程”、“使所有學生包括差生得到發展”的五大教學原則。
9.BCD【解析】這三項都是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方式偏重于專斷的體現。
10.BCD【解析】我國高中課程設置要遵循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的原則。
11.AcE【解析】本題考查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識記。近年來新興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有教育行動研究、教育質性研究、教育敘事研究。
12.ABD【解析】本題考查對教育科學研究類型的記憶以及對分類方法的理解,根據教育科學研究的功能,可以將教育科學研究分為發展性研究、評價性研究、預測性研究。
13.ABCDE【解析】本題考查教學的定義,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指導學生掌握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智力、體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發展的個性的活動。
14.ABCDE【解析】我國中學的德育原則有:導向性原則、疏導原則、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因材施教原則。故ABCDE均不屬于我國中學德育原則,本題要注意審題,看清題干中“不屬于’’的要求。
15.ABCD【解析】健全班級規章制度的基本要求:第一,認真討論,科學合理;第二,嚴肅慎重,相對穩定;第三,反復學習,堅決執行;第四,教育為主,不斷完善。故選ABCD。
16.BCDE【解析】本題考查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原則。教育科學研究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客觀性原則、系統性原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教育性原則。
17.ABE【解析】見大綱對學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發展的介紹。
18.CD【解析】教育既能傳遞和發展文化,同時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
19.ACE【解析】華生與洛克屬于環境決定論者。
20.ABE【解析】教育目的的功能有導向、評價和激勵。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