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8 頁:答案及解析 |
二、多選題
1.ABCDE【解析】略。
2.ABCDE【解析】略。
3.BCE【解析】我國學者根據課堂師生的注意、思維、情感和意志等心理狀態的觀察記錄,將課堂氣氛分為積極的、消極的和反抗的三種類型。
4.AC【解析】發展性教育主要是面對正常發展的學生,是提高性的。
5.ABCDE【解析】對于如何進行品德教育,形成學生良好的品德,人們從“知、情、意、行”四方面提出了相應的方法:(1)曉之以理,提高認識。(2)動之以情,引起共鳴。(3)導之以行,落實行動。
6.CD【解析】根據練習的任務分配方式,可以把練習分為整體練習和部分練習。
7.ABCD【解析】略。
8.ABCD【解析】略。
9.AB【解析】自我意識的兩個重要成分是自我概念和控制點。
10.BCD【解析】恐怖癥包括單純恐怖癥、廣場恐怖癥和社交恐怖癥。
11.BC【解析】行為學派學習力量主要包括工具說和聯結說。
12.AB【解析】兒童社會化途徑主要包括社會教會和個體內化。
13.ABCD【解析】家庭教育具有啟蒙性、長期性、感染性和情感性。
14.ABC 【解析】學校教育具有獨立性、主動性和可控性。
15.ABC【解析】桑代克的學習定律包括練習律、效果律和準備律。
16.ABD【解析】巴浦洛夫是生理學家,苛勒屬于認知派。
17.ABCDE【解析】略。
18.CE【解析】不良學習習慣的扭轉和改變是較為困難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19.AB【解析】馬斯洛層次理論中層次較低的稱為缺失需要,層次較高的稱為成長需要,其中層次越低力量越大。
20.AC【解析】口渴要喝水是內部動機,也是生理性動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