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5 頁:答案及解析 |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代碼填入題干后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40分)
1.我國第一部比較系統論述教育原理的著作是兩千多年前的( )。
A.《大學》
B.《論語》
C.《學記》
D.《孟子》
2.美國的實用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
A.《大教學論》
B.《普通教育學》
C.《論演說家的教育》
D.《民主主義與教育》
3.《學會生存》中說:“教育在歷史上第一次為一個尚未存在的社會培養新人。”這句話反映了基礎教育中的( )。
A.基礎性
B.全民性
C.未來性
D.強迫性
4.對人的身心發展起主導作用的是( )。
A.遺傳因素
B.社會環境
C.學校教育
D.自然環境
5.據我國心理科學工作者研究確定,小學兒童思維由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這一思維發展過程中的“飛躍”或“質變”的關鍵期為( )。
A.6、7~11歲
B.7、8~11歲
C.9~11歲
D.10~11歲
6.下列哪項既是教師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師高尚道德素養的自我表現?( )
A.熱愛學生
B.熱愛工作
C.熱愛勞動
D.加強自身道德修養
7.“素質教育”面向( )。
A.少數“尖子生”
B.全體學生
C.少數后進生
D.中等生
8.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區別在于重視( )。
A.思維能力的培養
B.實踐能力的培養
C.思想能力的培養
D.創新能力的培養
9.教學的首要任務是( )。
A.傳授知識技能
B.發展學生智力
C.培養學生品德
D.關注個性發展
10.( )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它對教學活動起導向作用和激勵作用,并為教學評價提供依據。
A.教學目標
B.教學內容
C.教學環境
D.教學手段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