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簡答題 |
第 4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5 頁:教學設計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三、材料分析題
24.【答案要點】該材料中教師關于“菜”字的教學,在以下這些方面符合新課程理念:首先,教師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從課本和課堂中識字轉向在生活中識字,幫助學生養成在生活中注意漢字的意識和習慣。其次,讓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并積累了相關的字。
存在的問題:首先,學生提出的幾種記字方法中,有些方法不是非常好,不能幫助他們準確快速地識記字,教師在總結時,可以讓學生討論哪種方法最好。其次,以材料中的“菜”字為例,教師可以運用如下兩種方法來教學:第一種,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將識字與生活、識字與認識事物相結合,運用圖片或蔬菜,讓學生在看看、讀讀、認認中識字。第二種,用漢字的造字規律來識字,因為“菜”字是個形聲字,因此可以指導學生根據形聲字的特點來識記,同時也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從而產生主動識字的愿望。
25.【答案要點】優點:上述片段中,教師重視喚起學生生活的回憶,引領學生親近文本,并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在教師、文本、學生之間建立了意義對話的橋梁。師生對文本的作用是積極的,獲取的信息是個性化的,學生的表達是發自內心的,整個學習活動是學生反復接觸課文語言,與文本對話,與教師和同學對話,實現了多元對話的過程。
缺點:該片段中,教師不管學生的答案與文本追求的價值觀是否一致,只要與眾不同,教師就給予表揚,甚至是大力贊賞,容易引起學生的誤解。新課程追求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對改變唯一答案的弊端無疑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我們應該明確,這里追求的并不是違背文本和社會價值觀的個性閱讀。當學生的個性化理解與文本和社會價值觀發生矛盾沖突時,作為教師應及時發揮引導作用,使學生獲得正確的價值觀導向。以上片段中,后三位學生的回答明顯已經偏離了文本追求的價值觀,教師應及時引導:這些只是烏鴉的幾個小缺點,我們應該充分看到別人的長處。有了這樣的提醒,學生們就不會造成價值觀的混亂了。對于學生獨特體驗的尊重、理解應該以不違背文本和社會的主導價值為前提,應該合情合理。我們要尊重學生,但絕對不能丟棄正確的價值引導而是非不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