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4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5 頁:寫作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
30.材料
在組織合作學習的課堂上,常常會看到以下現象:
現象1:教師提出一個問題,讓前后桌的4人為一小組,展開討論。座位的編排往往是按照學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
現象2:教師拋出一個問題(或者該問題來自學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聲,感覺小組內每個人都在發言;一兩分鐘后,教師喊“停”,請小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來發言,學生一張口就是:“我覺得……”“我認為……”。
問題:
請運用現代教學理論,對以上現象分別作出評析。(14分)
31.材料
這是一位小學英語教師的反思記錄:今天要學習新的單元,首先對上一單元進行復習。接著,在開始新的單元學習之前,我請班上善于動手的小明疊了一架紙飛機,并請英語基礎較好的小蘭對紙飛機作了簡單的描述,小剛的基礎不太好,有些單詞我在課前讓他先行復習,所以他也能聽得懂跟得上。由此,三種類型的學生都初步掌握的新單元的基礎學習,算是個好的開始。
問題:
請為這位教師的反思找出理論依據,并說明對教育的啟示。(14分)
32.觀看視頻《城市視覺污染》片段,回答問題。
視頻解說內容:污染是城市公害之一,主要包括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噪音污染和視覺污染等。過去,人們只對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和噪音污染進行了預防、治理和評價工作,對視覺污染并未予以重視。
所謂城市視覺污染,是指城市建筑不美觀、城市規劃布局不合理、色彩不和諧、園林雕塑無美感、人的精神面貌不佳等現象通過視覺給人造成的不快,從而對人的身心健康產生直接的影響和危害。
城市不僅是人們為滿足自身需要進行創造活動的物質環境,而且也是人們為滿足心理需要并具有審美要求的創造物。美觀的城市建筑、合理的規劃布局、和諧的色彩、典雅的園林雕塑藝術,都會令人賞心悅目,并使人們工作、學習的效率有所提高。反之,就會給人們的視覺造成污染。例如,有的城市住宅樓的門窗像調色盤一樣顏色雜亂,涂有廣告的公共汽車不但過于刺眼,而且給本來生活在大城市已感到煩躁的居民更增加了一重煩躁。心理學家認為,色彩對人的思雛、行為、舉止、情緒、感覺和生理變化都有強烈的控制與調節作用。要是人們長期生活在色彩不和諧的環境中,心情就會變得焦躁不安,容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從而導致健康水平下降。這就是視覺污染給人帶來的損失。
黑格爾曾說過:“如果說音樂是流動的建筑,那么建筑則是凝固的音樂。”事實上,城市建筑的美感,確實能像音樂一般陶冶人的身心。從美學意義上講,城市園林雕塑是靜的舞蹈、史的碑碣、生活的濃縮、理想的延伸。如果園林雕塑講究藝術,會促使人去思考、奮進,它的使用價值和經濟效益都是很大的。反之,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視覺污染,影響人們的生活。總之,如果城市建筑雜亂,不美觀,必將使人產生不愉快,長期這樣,必將對人的身心健康產生影響。這就是視覺污染帶來的危害。
城市總體規劃布局所形成的形象面貌,是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的連續展現,這個展現是否和諧,對人的視覺也有一定的影響。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城市總體規劃布局就十分和諧、合理,它有著瑰麗多姿的建筑和別具匠心的藝術構思,是一座設計新穎、布局井然、設備完善和具有現代化交通設施的新型城市,給人愉悅之感。如果一座城市的規劃布局不合理,沒有一個總體和諧的設計,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不和諧,那么,人們長期生活在這種不和諧的環境中,人們的身心健康將會受到直接影響,這也是視覺污染帶來的危害。
在一個城市中,居民精神面貌的好壞,對人們的視覺也有一定的影響。像行為、儀表等,都屬這一范疇。如果人們的精神面貌不佳,也將通過視覺給人帶來不快,從而給人的身心健康帶來危害。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城市精神文明建設,要在城市中營造一種清潔、安全、和睦的社會環境和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
綜上所述,對于城市視覺污染給人帶來的影響,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應注意預防和治理,按“美的規律”建設城市,規劃城市,力求使城市總體規劃布局達到一種和諧的美。
問題:
(1)作者認為,應預防和治理城市視覺污染,并按“美的規律”來建設城市。從文章看,應從哪些方面預防和治理視覺污染?請概括說明。(7分)
(2)“這個展現是否和諧,對人的視覺也有一定影響。”“居民精神面貌的好壞,對人們的視覺也有一定的影響。”這兩個句子都用了“一定”這個詞,在句中能否刪去?為什么?(7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