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辨析題 |
第 4 頁:簡答題 |
第 5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三、簡答題
26.【答案要點】(1)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2)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位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狀況,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并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
(3)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課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和技能。
(4)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加、勤于動手的能力。
(5)改變課程評價過于強調甄別和選拔的功能,發展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6)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現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27.【答案要點】(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2)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己、完全接納自己。
(3)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4)讓學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緒。
(5)指導學生學習性衛生的知識。
28.【答案要點】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師范教育培養新教師作為教師隊伍的補充;另一方面是通過實踐訓練提高在職教師的素質。提高教師素質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教師的成長與發展有以下基本途徑:(1)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課堂教學觀摩可分為組織化觀摩和非組織化觀摩,一般來說,為培養、提高新教師和教學經驗欠缺的年輕教師宜進行組織化觀摩;非組織化觀摩要求觀摩者有相當完備的理論知識和洞察力,否則難以達到觀摩學習的目的。
(2)開展微格教學。微格教學指以少數學生為對象,在較短的時間內(5~20分鐘)嘗試做小型的課堂教學,可以把這種教學過程攝制成錄像,課后再進行分析。這是訓練新教師、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
(3)進行專門訓練。要想促進新教師的成長,也可以對他們進行專門化訓練。有人曾將某些“有效的教學策略”教給新教師,其中的關鍵程序有:①每天進行回顧;②有意義地呈現新材料;③有效地指導課堂作業;④布置家庭作業;⑤每周、每月都進行回顧。
(4)反思教學經驗。對教學經驗的反思又稱反思性實踐或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意識對象,對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決策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認真的自我審視、評價、反饋、控制、調節、分析的過程。
29.【答案要點】我國中學德育的原則主要有:
(1)導向性原則。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標必須符合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和總任務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現實性結合起來。
(2)疏導原則。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講明道理,疏導思想;②因勢利導,循循善誘;③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②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確、明確具體和嚴寬適度;③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認真執行。
(4)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統一學校內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統一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影響;③對學生進行德育要有計劃、有系統。
(5)因材施教原則。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內心世界;②根據學生個人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③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有計劃地進行教育。
專家點撥在考試中,德育的主要原則還會以材料分析題的形式出現,通常是給出一段材料,讓考生指明題干中所涉及的德育原則,并回答該原則的概念、貫徹該原則的基本要求等。因此考生在復習時,要以理解為主,避免死記硬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