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辨析題 |
第 4 頁:簡答題 |
第 5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四、材料分析題
30.【答案要點】我國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獨立個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的各級各類人才。
(1)全面發展,一般來說包括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的發展。
生理方面的發展主要指受教育者身體的發育、機能的成熟和體力、體質的增強。
心理方面的發展主要指受教育者的智、德、美等幾個方面的發展:①智的發展,包括科學文化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教育目的中所說的“有文化”,實際上指的就是智的方面的發展。②德的發展,除了倫理學上所說的道德品質外,還包括思想觀點、政治態度,主要是使受教育者能夠從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處理個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教育目的中所說的“有社會主義覺悟”“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獻身精神”“科學精神”等,都是指德的發展。③美的發展,包括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及高尚的審美情操的發展,主要培養受教育者對美的追求。
(2)對于普通中小學學生的全面發展來說,體育、智育、德育、美育和綜合實踐活動五個組成部分,各有特點、規律和功能,它們相對獨立、缺一不可;同時,又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滲透,在實踐中組成統一的教育過程。因此,我們必須考慮人的發展的全面性和整體性,堅持五育并舉,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使其相輔相成,發揮其整體功能。在實際生活中,對于學生的發展,有時需要針對某種傾向,著重強調或抓好某一方面的教育,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忽視和放松其他方面的教育,否則,就會出現重大的缺陷或失誤。
31.【答案要點】(1)該教師的不足之處在于:
從上課的角度來看,第一,教師對教學的任務還不是很明晰,所以在上課中用多于2/3的時間去分析背景知識;第二,完全按照備課的內容和時間來上課,流于死板,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第三,對于課堂教學的情境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學生討論后從自己的教案上把“正確答案”公布在黑板上;第四,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完成課堂任務,說明這堂課的教學任務沒有完成。
從教學策略角度來看,該教師的課堂教學既包括集體講授,又有小組討論、個人操作,形式豐富,屬于綜合性教學策略。但是,在具體的教學方式操作上,沒有對學生的討論給予足夠的重視,讓“小組討論流于形式”,學生討論的結果沒有得到教師的反饋,因此,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如果我是美術教師,我的做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并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專家點撥本題較為靈活,難度中等。考生在作答時,應緊扣題干中給出的材料。在闡述教師的不足之處時,應避免長篇大論,找不到重點,可以分條列出,給人以條理清晰的感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