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辨析題 |
第 4 頁:簡答題 |
第 5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三、簡答題
26.【答案要點】中學生的心理發展與教育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按照中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對他們進行教育,為學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1)學習準備是指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或心理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應性,即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那些促進或妨礙學習的個人生理、心理發展的水平和特點。學習準備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包括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學習準備不僅影響新學習的成功,而且也影響學習的效率。同時,學習也會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新的發展又為進一步的新學習做好準備。
(2)所謂關鍵期,是指個體發展過程中環境影響能起最大作用的時期。在關鍵期中,個體對環境的影響極為敏感,有時又把關鍵期稱為敏感期。關鍵期是一個比較短暫的時期,在此期間,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所以,應抓住關鍵期的有利時機,及時進行適當的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7.【答案要點】(1)課程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它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做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學校應設置的學科、學科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并對學期、假期進行劃分。課程計劃是教育主管部門制訂的有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體現了國家對學校的統一要求,是組織學校活動的基本綱領和重要依據。
(2)課程計劃的制訂依據是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水平。課程計劃由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和周學時安排構成。
28.【答案要點】(1)獨特性。人格是千差萬別、千姿百態的,人與人之間沒有完全一樣的人格特點,這是因為不同的遺傳、家庭及教育環境,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心理特點。
(2)穩定性。人格是一種穩定的特點,在個人行為中偶然出現的、一時的心理特征不能稱為人格。當然,人格的穩定性并不意味著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生理的成熟和環境的改變,人格也能產生變化。
(3)整體性。人格受意識的支配,是由多種成分構成的統一整體,具有內在一致性,常常標志著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
(4)功能性。人格決定個體的生活方式及身心狀態,甚至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因而是人生成敗的根源之一。
專家點撥本題考查人格的特征?荚嚧缶V中明確指出,考生要理解人格的特征,因此在備考時,仔細研讀考試大綱中的相關規定和要求是非常重要的。作答此題時,考生可以對人格的各特征進行簡單的闡述。
29.【答案要點】(1)情緒、情感的兩極性作用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①積極的動力(或增力)作用與消極的阻力(或減力)作用;②肯定與否定作用;③緊張與輕松作用;④激動與平靜狀態;⑤情緒、情感的強弱兩極狀態等。
(2)情緒、情感對身心的影響作用:①同身心健康關系密切(如長期焦慮、憂愁、悲傷、惱怒、壓抑能導致許多心因性疾病);②同智力發展關系緊密,對人的智力發展、認識活動有積極的動力作用與調節作用;③同人的思想品德健康關系密切,道德情感是品德結構的一個重要成分,高尚情操(情感和操守)是良好品德的基礎;④對人的行為的動力作用、對人的智力行為和工作行為起著組織與協調作用,直接影響人的工作與學習效率;⑤可以協調人的社會交往與人際關系,情緒、情感通過表情傳送信息,彼此共鳴,達到促進人際互動的作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