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辨析題 |
第 4 頁:簡答題 |
第 5 頁:材料分析題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三、簡答題
26.【答案要點】皮亞杰將從嬰兒到青春期的認知發展分為感知運動、前運算、具體運算和形式運算四個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0~2歲)。這一階段兒童的認知發展主要是感覺和動作的分化。
兒童的認知活動主要是通過看、抓和嘴的吸吮等活動來探索周圍世界從而獲得動作經驗。到這一階段的后期,感覺與動作才漸漸分化,同時有調適作用的表現,思維也開始萌芽。
(2)前運算階段(2~7歲)。這個階段,兒童的思維有如下主要特征:認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生命;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具備抽象的運算思維;思維不具有可逆性等。
(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這個階段的標志是兒童已經獲得了長度、體積、重量和面積的守恒概念,另一個特征就是出現了去自我中心主義,這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標志。
(4)形式運算階段(11~15歲)。這一階段的兒童思維已超越了對具體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賴,使形式從內容中解脫出來,進入形式運算階段。
27.【答案要點】學科中心課程就是根據學校培養目標和科學發展,分門別類從各門科學中選擇適合學生年齡特征與發展水平的知識所組成的教學科目,亦稱分科課程。學科課程以文化知識為基礎,按照一定的價值標準,從不同的知識領域或學術領域選擇一定的內容,根據知識的邏輯體系,將所選出的知識組織為學科。學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于傳承人類文明,使學生掌握、傳遞和發展千百年來人類積累起來的知識文化遺產。
特點是:(1)重視成人生活的分析及其對兒童為適應未來社會生活需要所做準備的要求,有明確的目的與目標;(2)能夠按照人類整理的科學文化知識的邏輯系統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預先選定課程及內容,編制好教材,便于師生分科而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3)強調教材內部倫理精神和智力訓練價值。
專家點撥作答此題時,考生可以先簡單介紹下學科中心課程論。在復習課程流派時,考生要熟知不同課程流派的代表人物、基本觀點和優缺點等。
28.【答案要點】教師職業是教書育人,因此,教師不僅要有所教學科的專業素養,還要有教育專業素養。教師的教育專業素養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師要具有熱愛學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愿意終生從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師的教育能力是教師職業的特殊要求。比如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傳播知識和影響學生的重要手段。沒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師,很難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視進行科研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融進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勵學生的探索精神。教師的研究還包括教育研究,通過教育研究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促進學生的更大發展。
29.【答案要點】記憶的系列位置效應是指在回憶序列呈現的材料時,開頭和結尾的材料回憶的效果好,中間的材料回憶的效果較差。
記憶的系列位置效應與不同位置的材料受其他材料的干擾程度有關。開頭部分的材料只受后面學習材料的干擾,即只受倒攝抑制的影響;結尾部分的材料只受前面學習材料干擾,即只受前攝抑制的影響,而中間部分的材料既受倒攝抑制又受前攝抑制的影響。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