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卷 |
第 4 頁:答案及解析 |
點擊查看:2016年教師資格《歷史》(高級中學)模擬試卷匯總
2016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歷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高級中學)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
1.自漢至唐,儒學被奉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學多被稱作“孔孟之道”,促成這一變化的是( )。
A.宗法血緣制度逐漸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學成為統治思想
D.陸王心學日益興起
2.明朝有人描述在廣東大庾嶺所見:“蓋北貨過南者,悉皆金帛輕細之物;南貨過北者,悉皆鹽鐵粗重之類。過南者月無百馱,過北者日有數千。”這表明當時( )。
A.嶺南經濟發展程度高于北方
B.嶺南是商人活動的主要地區
C.以物易物是商貿的主要方式
D.區域差異造成長途貿易興盛
3.西周實行的宗法制在秦漢以后仍有重大影響,其主要表現是( )。
A.嫡長子繼承制
B.反復出現的分封制
C.三綱五常的倫理觀
D.傳統的宗族觀念
4.董仲舒認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諸侯、崇周制而“大一統”,以此為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服務,從而將周代歷史與漢代政治聯系起來。西周時代對于秦漢統一的重要歷史影響在于( )。
A.構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確立了君主大權獨攬的集權意識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認同
D.實現了國家對土地與人口的控制
5.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嚴格的等級規定。考古顯示,戰國時期,秦國地區君王墓葬規模宏大,其余墓葬無明顯等級差別;在經濟發達的東方六國地區,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級差別明顯。這表明( )。
A.經濟發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維系的關鍵
B.分封制中的等級規定凸顯了君主集權
C.秦國率先消除分封體制走向集權統治
D.東方六國仍嚴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6.《史記》中記載,戰國時期申子“本于黃老而主刑名”,韓非“喜刑名法術而歸本于黃老”。這說明( )。
A.不同學派間互相融匯吸收
B.道、法兩家主張一致
C.道家和法家學說最為流行
D.思想領域實現大一統
7.中國古代,“天”被尊為最高神。秦漢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舉行祭天大典,表明白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員、百姓則祭拜自己的祖先。這反映了秦漢以后( )。
A.君主專制緣于宗教權威
B.政治統治借助于人倫秩序
C.皇權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動強化了宗法制度
8.“英國自主之邦與中國平等,大英欽差大臣……至在京師租賃地基或房屋,作為大臣等員公館,大清官員亦宜協同襄辦。……待大英欽差公館眷屬、隨員人等,或有越禮欺藐等情弊,該犯由地方官從嚴懲辦。”以上《天津條約》的內容表明( )。
A.停止了外國領事的司法裁判權
B.列強控制北京,設立使館區
C.“華夷秩序”的傳統外交體制解體
D.列強于北京設租界.由各國共管
9.一份清末衙門堂審記錄中記載,“女子嚴阿蘇,現年十六,與梁海相識月之初……十日,梁遇阿蘇于路,因邀同行,為巡士盤獲(抓獲)”。官:“何時與梁相識?”嚴阿蘇:“在途中相識,我中意他!”官:“此事汝母知否?”嚴阿蘇:“此不干母親事,且母親亦任我自由擇配。”……官(斥梁海):“不憑媒妁之言,居然攜少女同游,有傷風化。判將分別收押,聽候核辦。”這表明當時中國( )。
A.婚姻自由觀念蔚然成風
B.傳統綱常禮教開始受到沖擊
C.傳統婚姻觀念根深蒂固
D.民國政府維護男尊女卑的傳統
10.清末新政中曾出臺《大清民國刑事訴訟法》,該法在“判案后查封產物”一節中規定:“凡封票紙查封被告本人之產物,如產物系一家之公物,則封本人名下應得之一分,他人之分不得株連。”該規定最重要的時代意義是( )。
A.折射出清末政治的民主化方向
B.以法律形式鞏固了財產私有權
C.表明近代人權意識的影響擴大
D.體現民主自由原則的法律認同
教師資格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教師資格"
相關推薦:
點擊查看:2016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模擬試題匯總(各科目)
2016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提分卷 | 《中學教育知識能力》各類試題
2016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模擬卷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