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模擬試卷 |
第 4 頁:答案及解析 |
點擊查看:2016年教師資格《歷史》(高級中學)模擬試卷匯總
考試吧提示:下載“教師資格萬題庫”,立即開啟刷題模式>>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
1.漢唐制定土地法規,限制私有大土地制的發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據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權弱化
B.流民問題嚴重
C.土地兼并緩和
D.自耕小農衰退
2.心學家王陽明說:“士以修治,農以具養,工以利器,商以通貨,各就其資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業焉,以求盡其心,其歸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則一而已……四民異業而同道。”在此,王陽明( )。
A.重申傳統的“四民”秩序
B.主張重新整合社會階層
C.關注的核心問題是百姓生計
D.闡發的根本問題是正心誠意
3.明初廢丞相、設顧問性質的內閣大學士,嚴防權臣亂政。明中后期嚴嵩、張居正等內閣首輔操縱朝政,權傾一時。這表明( )。
A.皇權漸趨衰弱
B.君主集權加強
C.內閣取代六部
D.首輔權力失控
4.“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京劇藝術中人物的臉譜( )。
A.真實再現了客觀歷史
B.固化了大眾的歷史認知
C.正確評斷了歷史人物
D.提升了歷史人物的價值
5.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發展主要反映了( )。
A.耕作方式的進步
B.土地制度的變化
C.手工業的進步
D.賦稅制度的變化
6.漢武帝設置十三州刺史以監察地方,并將豪強大族“田宅逾制”作為重要的監察內容,各地財產達300萬錢的豪族被遷到長安附近集中居住。這表明當時( )。
A.政權的政治與經濟支柱是豪強大族
B.政治權力與經濟勢力出現嚴重分離
C.抑制豪強是緩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經濟手段是鞏固專制集權的主要方式
7.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主要有漢代的察舉制、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舉制,與這些制度選拔官員的主要依據對應搭配正確的是( )。
A.品行—考試成績—門第聲望
B.門第聲望—品行—考試成績
C.品行—門第聲望—考試成績
D.考試成績—門第聲望一品行
8.20世紀以來.中國歷代政府都非常重視中學歷史教育。下列歷史教育目標頒布于1912年的是( )。
A.“多講本朝仁政,俾知歷圣德澤之深厚,以養成國民自強之志氣,忠愛之性情”
B.“了解勞動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歷史的主人”
C.“特別說明其(指中國)歷史上之光榮,及近代所受列強侵略之經過,與其原因,以激發學生民族復興之思想”
D.“明于民族之進化,社會變遷,邦國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體之沿革與民國建立之本”
9.在下列近代企業中,介于官辦與商辦之間,“由官總其大綱,察其利病,而聽該商董等自立條議,悅服眾商”的企業是( )。
A.江南制造總局
B.上海發昌機器廠
C.安慶內軍械所
D.輪船招商局
10.1872年《申報》報道:“上海地方婦女之蹀躞街頭者不知凡幾,途間或遇相識之人,歡然道故,寒暄笑語,視為固然。若行所無事者,甚至茶軒酒肆,杯酒談心,握手無罰……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對該報道的理解正確的是( )。
①傳統道德禮教受到沖擊
②婦女解放思潮悄然興起
③女子逐漸融入都市新生活
④辛亥革命推動社會生活變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⑧④
D.①②④
相關推薦:
點擊查看:2016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模擬試題匯總(各科目)
2016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提分卷 | 《中學教育知識能力》各類試題
2016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模擬卷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