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主要財務指標分析
財務分析是以企業財務報告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主要依據,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進行評價和剖析,反映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的利弊得失和發展趨勢,從而為改進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和優化經濟決策提供重要的決策依據。
總結和評價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分析指標包括償債能力指標、運營能力指標、獲利能力指標、發展能力指標和綜合指標分析。
一、償債能力指標
償債能力是企業償還到期債務(包括本息)的能力。償債能力指標包括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一)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衡量指標主要有兩項: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
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它表明企業每1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還保證,反映企業用可在短期內轉變為現金的流動資產償還到期流動負債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一般情況下,流動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2.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是企業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其中,速動資產,是指流動資產減去變現能力較差且不穩定的存貨、預付賬款、待攤費用等后的余額。其計算公式為: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一般情況下,速動比率越高,說明企業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越強。
(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長期償債能力是企業償還長期負債的能力。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衡量指標主要有兩項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比率。
1.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又稱負債比率,是企業負債總額對資產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資產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資產負債率(又稱負債比率) =(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一般情況下,資產負債率越小,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
2.產權比率
產權比率也稱資本負債率是企業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所有者權益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一般情況下,產權比率越低,說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
二、運營能力指標
運營能力是企業基于外部市場環境的約束,通過內部人力資源和生產資料的配置組合而對財務目標實現所產生作用的大小。運營能力指標主要包括生產資料運營能力指標。生產資料的運營能力實際上就是企業的總資產及其各個組成要素的運營能力。資產運營能力的強弱取決于資產的周轉速度、資產運行狀況、資產管理水平等多種因素。
資產的周轉速度,通常用周轉率和周轉期來表示。(1)周轉率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資產的周轉額與平均余額的比率,反映企業資產在一定時期的周轉次數。周轉次數越多,表明周轉速度越快,資產運營能力越強。(2)周轉期是周轉次數的倒數與計算期天數的乘積,反映資產周轉一次所需要的天數。周轉期越短,表明周轉速度越快,資產運營能力越強。其計算公式為:
周轉率(周轉次數)=周轉額/資產平均余額
周轉期(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周轉次數=資產平均余額×計算期天數÷周轉額
生產資料運營能力可以從流動資產周轉情況、固定資產周轉情況、總資產周轉情況等方面進行分析。
1.流動資產周轉情況
反映流動資產周轉情況的指標主要有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
(1)應收賬款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收入(或銷售收入本章下同)與平均應收賬款余額的比率,反映企業應收賬款變現速度的快慢和管理效率的高低。其計算公式為:
應收賬款周轉率(周轉次數)=營業收入/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平均應收賬款余額=(應收賬款余額年初數+應收賬款余額年末數)÷2
其中:
應收賬款周轉期(周轉次數)=(平均應收賬款余額×360)/營業收入
一般情況下,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越好。應收賬款周轉率高,表明收賬迅速,賬齡較短,資產流動性強,短期償債能力強,可以減少壞賬損失等。
(2)存貨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成本(或銷售成本,本章下同)與平均存貨余額的比率,反映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的管理狀況以及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獲利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存貨周轉率(周轉次數)=營業成本/平均存貨余額
平均存貨余額=(存貨余額年初數+存貨余額年末數)÷2
其中:
存貨周轉期(周轉天數)=(平均存貨余額×360)/營業收入
一般情況下,存貨周轉率越高越好。存貨周轉率高,表明存貨變現的速度快;周轉額較大,表明資金占用水平較低。
(3)流動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收入與平均流動資產總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流動資產周轉率(周轉次數)=營業收入/平均流動資產總額
平均流動資產總額=(流動資產總額年初數+流動資產總額年末數)÷2
流動資產周轉期(周轉次數)=平均流動資產總額×360/營業收入
一般情況下,流動資產周轉率越高越好。流動資產周轉率高,表明以相同的流動資產完成的周轉額較多,流動資產利用效果較好。
2.固定資產周轉情況
反映固定資產周轉情況的主要指標是固定資產周轉率,它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收入與平均固定資產凈值的比值。其計算公式為:
固定資產周轉率(周轉次數)=營業收入/平均固定資產凈值
其中:
平均固定固定資產=(固定資產凈值所初數+固定資產凈值年末數)÷2
固定資產周轉期(周轉天數)=(平均固定資產凈值×360)/營業收入
一般情況下,固定資產周轉率越高越好。固定資產周轉率高,表明企業固定資產利用充分,固定資產投資得當,固定資產結構合理,能夠充分發揮效率。
3.總資產周轉情況
反映總資產周轉情況的主要指標是總資產周轉率,它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收入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值。其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周轉率(周轉次數)=營業成本/平均資產總額
平均資產總額=(資產總額年初數+資產總額年末數)÷2
其中:
總資產周轉率(周轉次數)=(平均資產總額×360)/營業成本
一般情況下,總資產周轉率越高越好。總資產周轉率高,表明企業全部資產的使用效率較高。
相關推薦:2011初級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預習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