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18·判斷題】企業發出各種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可按當月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若發出的材料在發出時就要確定其實際成本,則也可按上月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 )
【答案】正確
【例題19·單選題】(2007年考題·單選)企業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為80萬元,成本差異為超支20萬元。當月購入材料一批,實際成本為110萬元,計劃成本為120萬元。當月領用材料的計劃成本為100萬元,當月領用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為( )萬元。
A.超支5 B.節約5
C.超支15 D.節約15
【答案】A
【解析】材料成本差異率=[20+(110-120)]/(80+120)=5%
當月領用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100×5%=5(超支)
【例題20·判斷題】(2008年考題·判斷)企業采用計劃成本對材料進行日常核算,應按月分攤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不應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計算分攤。( )
【答案】正確
【例題21·單選題】某企業對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2008年12月1日,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為400萬元,材料成本差異貸方余額為6萬元;本月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為2000萬元,材料成本差異借方發生額為12萬元;本月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為1600萬元。該企業2008年12月31日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為( )萬元。(2009年)
A.798 B.800 C.802 D.1604
【答案】C
【解析】材料成本差異率=(-6+12)/(400+2000)=0.25%;
2008年12月31日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400+2000-1600)×(1+0.25%)=802(萬元)。
注意:計劃成本法是初級會計實務每年都會考到的知識點,在初級歷年考試中必定會出一道題目。
三、包裝物
(一)包裝物的內容
其核算內容包括:
1.生產過程中用于包裝產品作為產品組成部分的包裝物;
2.隨同商品出售而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
3.隨同商品出售而單獨計價的包裝物;
4.出租或出借給購買單位使用的包裝物。
(二)包裝物的賬務處理
企業應當設置“周轉材料——包裝物”科目進行核算。
①對于生產領用包裝物,應根據領用包裝物的實際成本或計劃成本,計入生產成本。
如為實際成本核算:
借:生產成本
貸:周轉材料——包裝物
如為計劃成本核算:
借:生產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如為節約,即差異率為負數)
貸:周轉材料——包裝物
材料成本差異(如為超支,即差異率為正數)
②隨同商品出售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應于包裝物發出時,按其實際成本計入銷售費用。
如為實際成本核算:
借:銷售費用
貸:周轉材料——包裝物
如為計劃成本核算:
借:銷售費用
材料成本差異(如為節約,即差異率為負數)
貸:周轉材料——包裝物
材料成本差異(如為超支,即差異率為正數)
相關推薦:2011會計職稱《初級經濟法基礎》備考完美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