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九、存貨概述
(一)存貨的內容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或者為了出售仍然處于生產過程的在產品,或者將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強調:1.日常的; 2.準備出售的; 3.生產過程中耗用的。
注意:工程物資是為在建工程準備的,不屬于存貨的范疇;房地產企業的房屋建筑物是存貨,但是一般的企業房屋不是存貨,是固定資產;用于出租的房屋建筑物,屬于投資性房地產,也不屬于存貨。
存貨包括:原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商品、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銷商品等。代制品和代修品視同企業的產品,屬于企業存貨。
(二)存貨成本的確定
存貨的初始計量根據存貨來源的不同,分別處理如下:
1.外購存貨的采購成本
采購成本包括買價和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及其他歸屬于采購成本的相關費用)。
(1)增值稅
小規模納稅人,沒有抵扣制度,支付的增值稅直接計入存貨的入賬價值。
一般納稅人,生產的是應納增值稅的產品,購買材料涉及到進項稅額,支付的增值稅不計入存貨的入賬價值,而是要記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采購過程中支付的運輸費,取得運輸專用發票以后,可以按7%予以抵扣。
(3)支付的運輸費、裝卸費及其他歸屬于采購成本的相關費用,無論是制造業企業還是商品流通企業,這些采購費用都要計入存貨的采購成本。如果采購費用金額比較小,可以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2.自行加工存貨成本
主要是料、工、費,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間接的制造費用。
(1)產品的設計費用,一般計入當期損益。為特定客戶設計產品所發生的設計費用計入存貨成本。
(2)倉儲費用:企業在存貨入庫以后發生的倉儲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如果存貨入庫后為了達到下一個生產程序必須進行的倉儲發生的費用,則計入存貨成本。
3.委托加工的存貨
包括:委托加工材料、加工費、運輸費、相關稅金等。
(三)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
實際成本計價
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等
注意:我國已不允許用后進先出法進行后續計量
知識點十、原材料
原材料: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經過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以后,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這種原料,主要材料或外購半成品雖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是有助于形成產品的輔助材料。具體包括:原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修理用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
(一)采用實際成本核算的賬務處理
1.科目設置
“原材料”、“在途物資”等相關的賬戶。
材料采購是計劃成本下的科目。
2.會計處理
(1)貨款已經支付,同時材料已驗收入庫(單到貨到)
企業材料已驗收入庫,因此應根據實際成本通過“原材料”科目核算。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付賬款等
(2)貨款已經支付,材料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單到貨未到)
原材料尚未到達或尚未驗收入庫的采購業務,應通過”在途物資“科目核算,借記“在途物資、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等。待材料到達、入庫后,再根據收料單,由“在途物資”科目轉入“原材料”科目核算。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3)貨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經驗收入庫(貨到單未到)
平時不入賬,月末估價入賬:借記“原材料”科目,貸記“應付賬款”。下月月初紅字沖銷。收到發票賬單進行正常處理。
注意:增值稅不估價入賬。
(二)采用計劃成本核算的賬務處理
如果采用的是計劃成本核算的情況下,需要開設“材料成本差異”、“物資(材料)采購”、“原材料”等賬戶。
單項選擇題
◎某企業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為80萬元,實際成本為100萬元。當月購入材料一批,實際成本為130萬元,計劃成本為120萬元。當月領用材料的計劃成本為100萬元,當月領用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為( )萬元。
A.超支5
B.節約5
C.超支15
D.節約15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當月的材料成本差異率=[20+(130-120)]/(80+120)×100%
=15%(超支)
當月領用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100×15%=15(萬元)(超支)
多項選擇題
◎“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核算的內容有( )。
A.入庫材料成本超支差異
B.入庫材料成本節約差異
C.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差異
D.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節約差異
【正確答案】:A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