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內容導圖 |
第 2 頁:重點、難點講解及典型例題 |
四、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歸集和分配【★2013年多選題、2012年單選題】
(一)在產品數量的核算
在產品是指沒有完成全部生產過程、不能作為商品銷售的產品,包括正在車間加工中的在產品(包括正在返修的廢品)和已經完成一個或幾個生產步驟但還需要繼續加工的半成品(包括未經驗收入庫的產品和等待返修的廢品)兩部分。
(二)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費用的分配
月末如果既有完工產品又有在產品,產品成本明細賬中歸集的月初在產品生產成本與本月發生的成本之和,則應當在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采用適當的分配方法進行分配,以計算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的成本。
常見的分配方法有:
1.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產品每月發生的成本,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其每月發生的成本之和即為每月完工產品成本。這種方法適用于各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
2.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算法
各月末在產品的成本固定不變。這種方法適用于產品數量較多,但各月變化不大的產品或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
3.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
月末在產品只計算其所耗直接材料成本,不計算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這種方法適用于各月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產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且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就全部投入的產品。
4.約當產量比例法
應將月末在產品數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為相當于完工產品的產量,即約當產量,然后按照完工產品產量與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的比例分配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這種方法適用于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大,且生產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產品。
5.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月末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該種產品的全部成本(如果有月初在產品,包括月初在產品成本在內)減去按定額成本計算的月末在產品成本,余額作為完工產品成本;每月生產成本脫離定額的節約差異或超支差異全部計入當月完工產品成本。這種方法適用于各項消耗定額或成本定額比較準確、穩定,而且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不是很大的產品。
6.定額比例法
產品的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按照兩者的定額消耗量或定額成本比例分配。這種方法適用于各項消耗定額或成本定額比較準確、穩定,但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動較大的產品。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和月初、月末在產品及本月完工產品成本四項成本的關系可用下列公式表達: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成本=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
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分配成本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分配法”,將前兩項之和按一定比例在后兩項之間進行分配,從而求得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的成本;二是“倒擠法”,即先確定月末在產品成本,再用待分配費用減月末在產品成本得出完工產品的成本。
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
在產品成本=0 本月完工產品成本一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 | |
倒擠法 |
在產品按固定 成本計算法 |
月末在產品成本=年初固定數 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 |
在產品成本 |
月末在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數量×在產品定額單位成本 | |
分配法 |
約當產量法 |
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程度 |
定額比例法 |
單位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費用)/(完工產品定額+月末在產品 完工產品成本=單位成本×完工產品定額 |
在產品按所耗直接 |
原材料 |
原材料分配率=(月初在產品材料成本+本月發生材料成本)/(完工產 | |
分配法 |
材料成本計價法 |
其他費用 |
完工產品成本=本月發生費用 在產品成本=0 |
【例題16·不定項選擇題】某企業A產品經過兩道工序加工完成。A產品耗用的原材料在開始生產時一次投入。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采用約當產量比例法。2012年2月A產品有關的資料如下:
(1)本月完工產品1300件。月末在產品數量及完工程度為:第一道工序500件,本工序在產品完工程度相當于完工產成品的30%;第二道工序200件,本工序在產品完工程度相當于完工產成品的80%,見表一。
表一:各工序約當產量計算表有關資料:
工序 |
月末在產品數量(件) |
在產品完工程度 |
1 |
500 |
30% |
2 |
200 |
80% |
合計 |
700 |
(2)產品成本計算單有關資料,見表二。
表二:產品成本計算單有關資料:
|
月初柱產品 成本(元) |
本月生產 成本(元) |
生產成本 合計(元) |
直接材科 |
30000 |
60000 |
90000 |
直接人工 |
37000 |
91800 |
128800 |
制造費用 |
10000 |
22200 |
32200 |
合計 |
77000 |
174000 |
251000 |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回答第(1)~(3)題。
(1)對業務(1)的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A.A在產品的完工程度應按50%計算
B.A在產品的在第l工序的約當產量為l50件
C.A在產品的在第2工序的約當產量為l60件
D.A在產品的約當產量為350件
【答案】BC
【解析】第1工序的完工程度為30%,約當產量為l50件,第2工序約當產量為160件,A在產品的約當產量合計為310件。
(2)下列有關A產品成本的提法中,恰當的是( )。
A.完工產品應負擔的直接材料費用為58500元
B.完工產品應負擔的直接材料費用為72670元
C.完工產品應負擔的直接人工費用為104000元
D.完工產品應負擔的制造費用為6200元
【答案】AC
【解析】完工產品中直接材料費用=90000÷(1300+500+200)× 1300=58500(元);
直接人工費用=128800÷(1300 4-310)× 1300=104000(元);
制造費用為=32200÷(13004-310)×1300=26000(元)。
(3)月末A產品的在產品成本為( )元。
A.31500
B.62500
C.77000
D.188500
【答案】B
【解析】月末在產品中直接材料費用=90000÷(13004-500+200)×700=31500(元);直接人工費用=128800÷(1300 4-310)×310=24800(元);制造費用為=32200÷(13004-310)× 310
=6200(元)。月末在產品成本應為月末在產品應負擔的料工費的=31500-24800+6200=62500(元)。
【例題17·單選題】如果企業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較大,產品成本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月末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可采用的方法是( )。
A.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B.約當產量比例法
C.在產品成本按固定成本計算法
D.在產品成本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
【答案】B
【解析】約當產量比例法適用于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大,且生產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產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