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類題共15題,每小題1分,共15分。每小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多項、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1.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B材料的賬面價值(成本)為90萬元,市場購買價格總額為80萬元,假設不發生其他購買費用,由于B材料市場銷售價格下降,市場上用B材料生產的乙產品的市場價格也發生下降,用B材料生產的乙產品的市場價格總額由225萬元下降為202.50萬元,乙產品的成本為210萬元,將B材料加工成乙產品尚需投入120萬元,估計銷售費用及稅金為7.50萬元。假定2008年初“存貨跌價準備”科目余額10萬元,2008年發出存貨結轉存貨跌價準備20萬元,2008年12月31日B材料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為( )萬元。
A.25
B.75
C.15
D.35
【答疑編號21230101:針對該題提問】
【分析】為生產產品而持有的原材料,如果生產的產品減值,則持有的這部分材料應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
【答案】A
【解析】乙產品的可變現凈值=202.50-7.50=195(萬元),乙產品的成本為210萬元,產品發生了減值,材料應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
B材料可變現凈值=202.50-120-7.50=75(萬元);計提存貨跌價準備=(90-75)-10+20=25(萬元)。
2.下列各項資產減值準備中,在相應資產的持有期間內可以轉回的是( )。
A.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B.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
C.商譽減值準備
D.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答疑編號21230102: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B
【解析】根據新準則的規定,在資產減值準則范圍內的資產減值,都不能在持有期間轉回,所以此題應該選擇B。
3.甲公司2008年1月1日以6 000萬元的價格購入乙公司30%的股份,另支付相關費用30萬元。購入時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22 000萬元(假定乙公司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等)。乙公司2008年實現凈利潤1 200萬元。甲公司取得該項投資后對乙公司具有重大影響。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該投資對甲公司2008年度利潤總額的影響為( )萬元。
A.330
B.360
C.930
D.960
【答疑編號21230103: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C
【解析】購入時產生的營業外收入=22 000×30%-(6 000+30)=570(萬元),期末根據凈利潤確認的投資收益=1 200×30%=360(萬元),所以對甲公司2008年利潤總額的影響=570+360=930(萬元)。
4.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該公司董事會決定于2008年3月31日對某生產用固定資產進行技術改造。2008年3月31日,該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為1000萬元,已計提折舊為2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該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為2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按直線法計提折舊。為改造該固定資產領用生產用原材料200萬元,發生人工費用156萬元;拆除原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為300萬元。假定該技術改造工程于2008年4月26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并交付生產使用,改造后該固定資產預計尚可使用壽命為15年,預計凈殘值為5萬元,按直線法計提折舊。甲公司2008年度對該生產用固定資產技術改造后計提的折舊額為( )萬元。
A.950
B.42
C.63.33
D.41.56
【答疑編號21230104: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B
【解析】技術改造前賬面價值=1 000-200=800(萬元)
加:固定資產技術改造支出=200×1.17+156=390(萬元)
減:拆除原固定資產賬面價值=300-200×300/1 000=240(萬元)
改造后該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800+390-240=950(萬元)
2008年5~12月計提的折舊額=(950-5)÷15×8/12=42(萬元)
5.甲公司2008年3月在上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批準報出后,發現2006年10月購入的專利權攤銷金額錯誤。該專利權2006年應攤銷的金額為120萬元,2007年應攤銷的金額為480萬元。2006年、2007年實際攤銷金額均為480萬元。甲公司對此重大會計差錯采用追溯重述法進行會計處理,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甲公司2008年年初未分配利潤應調增的金額是( )萬元。
A.217.08
B.241.2
C.324
D.360
【答疑編號21230105:針對該題提問】
【答案】 A
【解析】[480×2-(120+480)]×(1-33%)×(1-10%)=217.08(萬元)。
相關推薦:2009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會計實務模擬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