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領導小組討論的原理:
無領導小組討論是員工素質測評的一種方法,目前流行的索質理論包括素質的“冰山模型”或“洋蔥模型”,把人的素質從里到外大致劃分成為內在素質(態度、動機、價值觀等)、知識和技能、外在行為三部分,其中內在素質只能通過外在行為來衡量。心理學理論也說明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總是會表現在他的外顯行為中的。但人的外部行為和內在特征并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當一個人表現出某種行為時,觀察者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某種情感反應,然后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來解釋這種行為出現的原因,進而對這個人作出整體評價,也就是形成社會知覺。但這一評價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往往帶有明顯的主觀性。無領導小組討論同樣是通過被評價者的外在表現來反映其內在素質,如果想要對被評價者做出比較客觀的評價,一般取決于以下兩個主要因素:
1.評價者的知識和經驗。由于存在內在素質和外在行為的不一致,所以必須擁有豐富的經驗,才能夠洞察真實的內在素質。這可以通過選拔和培訓評價者以及規范評分要素和評分表來保證,使不同的評價者的評分標準差異降到最低。
2.被評價者暴露的外在行為的范圍。無領導小組討論注重挖掘被評價者的內在素質,從而給員工甄選提供依據。只有使被評價者充分展示自己,才能表現出多方位的內在素質,易于使評價者對其作出較為準確的評價。
所以在設計題目時,要考慮到無領導小組討論的原理,題目要給被評價者足夠的表現空間,盡可能完整地發揮自己的能力,能夠完全地表現真實的自我。
題目的類型:
分辯論,但出題難度較大,保證案例之間的均衡性是關鍵。資源爭奪型的題目也經常被各大企業采用。前一單元實例中的題目就是資源爭奪型的。
(五)實際操作型題目
操作實踐型,顧名思義,是要通過動手來完成的任務。給被評價者一些材料、工具或道具,設計出一個方案,給出一個問題的解決建議,動手實際操作得到一個結果。主要考察被評價者的主動性、合作能力等。這種題目不太容易引起爭辯,要求題目的可操作性強,同時評價的標準較難把握,所以對評價者的要求也較高。例如,給小組成員一些簡易的木條和繩子,要在規定時間內構建一座樓房的模型等。
設計題目的原則:
(一)聯系工作
內容選取的材料和題目要符合所招聘崗位的工作特征,具有針對性,并且能聯系實際,這也是情景模擬的必備要求之一。要求從實際工作中選取典型的話題和案例,供被評價者討論,設置的條件也要盡量和實際工作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致,以期達到最佳的預測效果。同時所取的材料應該從被評價者應聘的崗位實際可能涉及的工作中選取出來。收集材料的辦法就是請在職者寫出日常工作中他們認為典型的事件,然后總結出可供選擇的話題和案例的清單,以備后來選擇使用。
(二)難度適中
題目若太容易,被評價者容易失去討論的興趣,會在很短時間內達成一致,且發揮不了應有的水平,從而難以分出差異,難以準確考察其知識和技能;如果題目太難,應聘者會花很多時間思考,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進入狀態,因為思考是看不見的,這樣不利于對應聘者進行觀察。題目太難還容易給應聘者帶來較大壓力,可能會導致其表現得比平常激進或消極,不能真實呈現平日應有的行為和狀態。
(三)具有一定的沖突性
設計的題目要能夠引起爭論。爭論的目的并不在于雙方要在爭論中分出勝負,而在于讓旁聽的考官看到被評價者更加真實的行為。當然沖突不能太大,否則大家很難達成一致。爭論給被評價者提供足夠的表現空間,容易暴露出更多不自覺的行為,便于評價者根據這些個體差異進行考察。
設計題目的原則:
(一)聯系工作
內容選取的材料和題目要符合所招聘崗位的工作特征,具有針對性,并且能聯系實際,這也是情景模擬的必備要求之一。要求從實際工作中選取典型的話題和案例,供被評價者討論,設置的條件也要盡量和實際工作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致,以期達到最佳的預測效果。同時所取的材料應該從被評價者應聘的崗位實際可能涉及的工作中選取出來。收集材料的辦法就是請在職者寫出日常工作中他們認為典型的事件,然后總結出可供選擇的話題和案例的清單,以備后來選擇使用。
(二)難度適中
題目若太容易,被評價者容易失去討論的興趣,會在很短時間內達成一致,且發揮不了應有的水平,從而難以分出差異,難以準確考察其知識和技能;如果題目太難,應聘者會花很多時間思考,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進入狀態,因為思考是看不見的,這樣不利于對應聘者進行觀察。題目太難還容易給應聘者帶來較大壓力,可能會導致其表現得比平常激進或消極,不能真實呈現平日應有的行為和狀態。
(三)具有一定的沖突性
設計的題目要能夠引起爭論。爭論的目的并不在于雙方要在爭論中分出勝負,而在于讓旁聽的考官看到被評價者更加真實的行為。當然沖突不能太大,否則大家很難達成一致。爭論給被評價者提供足夠的表現空間,容易暴露出更多不自覺的行為,便于評價者根據這些個體差異進行考察。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