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會計核算
銷售過程中,發生的主要經濟業務有:銷售產品、辦理結算、收回貨款、支付銷售費用、計算銷售稅金及附加等。
【例題5—32】長白企業向本市甲企業出售A產品100臺,每臺售價921元,計92 100元,產品已發出,貨款尚未收到。增值稅銷項稅額為15 657元。
分析:這項經濟業務的發生,使企業的應收賬款增加107 757(92 100+15 657)元,主營業務收入增加92 100元,增值稅銷項稅額增加15 657元。其會計分錄:
借:應收賬款——甲企業 107 757
貸:主營業務收入 92 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5 657
【例題5—33】假如上例產品銷售應交納消費稅,稅率為10%,即按銷售收入的10%計算的稅金為9 210元(92 100×10%)。
分析:這項經濟業務的發生,使企業的應交納消費稅增加9 210元,9210元。其會計分錄: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9 210
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9 210
【例題5—34】收到甲企業償還前欠貨款107 757元,款項已存入銀行。
分析:這項經濟業務的發生,使企業的銀行存款增加107 757元,應收賬款減少107 751元。其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107 757
貸:應收賬款——甲企業 107 757
【例題5—35】企業按照合同規定預收乙公司購B產品的貨款100 000元,存入銀行。
分析:這項經濟業務的發生,使企業的銀行存款增加100 000元,預收賬款增加100 000元。
其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100 000
貸:預收賬款——乙公司 100 000
【例題5—36】企業以銀行存款支付A產品包裝費用148元。
分析:這項經濟業務,使企業的銷售費用增加148元,銀行存款減少148元。其會計分錄:
借:銷售費用 148
貸:銀行存款 148
【例題5—37】企業本月預收乙公司購70臺B產品的貨款,現已發貨,發票注明的價款280 000元,增值稅銷項稅額47 600元。原預收款不足,其差額部分當即收到存入銀行。
分析:這項經濟業務的發生,使得企業的預收賬款減少100 000元,銀行存款增加227 600元,企業商品銷售收入增加280 000元,增值稅銷項稅額47 600元。其會計分錄:
借:預收賬款——乙公司 100 000
銀行存款 227 6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8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7 600
【例題5—38】結轉已銷100臺A產品實際生產成本53 552元;70臺B產品實際生產成本163 200元(不一定就是本期生產)。
分析:這項經濟業務的發生,使企業的主營業務成本增加53 552元和163 200元,庫存商品減少53 552元和163 200元。其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A產品 53 552
主營業務成本——8產品 163 200
貸:庫存商品 216 752
【例題5—39】以現金支付銷售部門業務費300元。
分析:這項經濟業務,使企業的銷售費用增加300元,庫存現金減少300元。其會計分錄:
借:銷售費用 300
貸:庫存現金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