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七 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
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穩定宏觀經濟政策
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會議指出,
2006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著力加快改革開放,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著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快又好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為順利實施“十一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這個總體要求的精神實質,就是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任務,2006年務必邁出實質性步伐。
會議提出了2006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
一、穩定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
二、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做好“三農”工作。
三、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四、大力節約能源資源,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五、繼續推動東中西良性互動,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六、加快推進體制改革,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
七、積極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八、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推動和諧社會建設。
會議提出,做好2006年經濟工作必須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繼續搞好宏觀調控,在總體部署中做到穩定政策、適度微調,把握大局、突出重點,統籌兼顧、關注民生,積極穩妥、留有余地。具體抓好以下工作:
(一) 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二) 著力擴大消費需求和加強固定資產投資調控,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大力開拓農村消費市場;保持合理投資規模,優化投資結構,堅持控制新開工頂目。
(三) 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切實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四)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提高產業層次和技術水平,推動部分產能過剩行業調整。
(五) 加大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力度。
(六)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七) 加快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
(八) 著力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
二、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論述
◆2006年3月5日,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論述。
繼續搞好宏觀調控,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綜合運用財稅、貨幣、土地等手段,控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遏制房地產投資過快增長和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進一步增加農業、能源、交通、社會事業等薄弱環節投入,促進協調發展,增強發展后勁。加強經濟運行調節,繼續緩解煤電油運緊張狀況,保障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通觀全局,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須把握好以下原則:一是穩定政策,適度微調。繼續搞好宏觀調控,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正確把握宏觀調控的方向和力度,注重區別對待、分類指導,有針對性地解決經濟發展中的突出矛盾。二是把握大局,抓好重點。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各項工作,著力解決事關全局的重大問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三是統籌兼顧,關注民生。堅持以人為本,搞好“五個統籌”,更加注重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更加注重社會事業建設,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和社會穩定,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四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做好今年工作和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結合起來,積極進取,量力而行,注重實效。
三、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五個堅持”的要求,切實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
◆中央提出“五個堅持”:
要堅持穩定基本政策,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增強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綜合性;堅持控制總量、優化結構,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有針對性地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堅持突出重點、區別對待、有保有壓,根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具體情況,實行分類指導;堅持以改革為動力推進各項工作,從體制和機制上消除經濟發展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堅持重在落實,保證政令暢通,把各項工作任務和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背景資料
一、《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
5月29日訊,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九部門《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
1.切實調整住房供應結構
(1)制定和實施住房建設規劃。
(2)明確新建住房結構比例。
2.進一步發揮稅收、信貸、土地政策的調節作用
(1)調整住房轉讓環節營業稅。
(2)嚴格房地產開發信貸條件。
(3)有區別地適度調整住房消費信貸政策。
(4)保證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應。
(5)加大對閑置土地的處置力度。
3.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遷規模和進度:嚴格控制被動性住房需求
4.進一步整頓和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
(1)加強房地產開發建設全過程監管。
(2)切實整治房地產交易環節違法違規行為。
5.有步驟地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
(1)加快城鎮廉租住房制度建設。
(2)規范發展經濟適用住房。
(3)積極發展住房二級市場和房屋租賃市場。
6.完善房地產統計和信息披露制度
(1)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和信息發布制度。
(2)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二、國務院關于發布實施《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的決定
◆《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已經2005年11月9日國務院第11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將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改革發展的重要任務,建立責任制,狠抓落實,按照《暫行規定》的要求,結合本地區產業發展實際,制定具體措施,合理引導投資方向,鼓勵和支持發展先進生產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產能力,防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切實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快制定和修訂財稅、信貸、土地、進出口等相關政策,切實加強與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進一步完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體系。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國家發展改革、財政、稅務、國土資源、環保、工商、質檢、銀監、電監、安全監管以及行業主管等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產業結構調整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機制,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實增強產業政策的執行效力。在貫徹實施《暫行規定》時,要正確處理政府引導與市場調節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正確處理發展與穩定、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三、國務院就房地產市場提出6條措施
◆5月1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措施等。
會議指出進一步采取有針對性的六條措施,即“國六條”。5月29日,新華社報道,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建設部等九部門《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 “國六條”即:第一,切實調整住房供應結構。重點發展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各地都要制定和實施住房建設規劃,對新建住房結構提出具體比例要求。第二,進一步發揮稅收、信貸、土地政策的調節作用。嚴格執行住房開發、銷售有關政策,完善住房轉讓環節稅收政策,有區別地適度調整信貸政策,引導和調節住房需求。科學確定房地產開發土地供應規模,加強土地使用監管,制止囤積土地行為。第三,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遷規模和進度,減緩被動性住房需求過快增長。第四,進一步整頓和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加強房地產開發建設全過程監管,制止擅自變更項目、違規交易、囤積房源和哄抬房價行為。第五,加快城鎮廉租住房制度建設,規范發展經濟適用住房,積極發展住房二級市場和租賃市場,有步驟地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第六,完善房地產統計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強房地產市場信息透明度,全面、及時、準確地發布市場供求信息,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相關知識點鏈接
1.《政治經濟學》第6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調控體系。
2.《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第7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和框架。
時事政治必考100題預測 考研英語經典作文20篇
陳先奎密押:07年考研政治六套模擬試題及答案
更多資料請訪問:考試吧考研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