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點擊查看:2020初級護師考試《婦產科護理學》試題及答案匯總
第三章 分娩期婦女的護理
一、A1
1、枕先露肛查胎頭下降程度為+3是指
A、胎頭雙頂徑在坐骨棘平面下3cm
B、胎頭最低點在坐骨結節平面下3cm
C、胎頭顱骨最低點在坐骨棘平面下3cm
D、胎頭頂骨在坐骨棘平面上3cm
E、胎頭頂骨在坐骨結節平面上3cm
2、最長的胎頭徑線是
A、雙頂徑
B、枕額徑
C、枕頦徑
D、枕下前囟徑
E、雙顳徑
3、骨盆軸指
A、骨盆腔中心線
B、骨盆腔各平面中心線
C、骨盆腔各平面假想線
D、貫穿骨盆腔各平面彎曲的弓狀線
E、貫穿骨盆腔各平面中心點的假想軸線,呈彎曲弓狀線
4、臨產后子宮下段的長度為
A、1~3cm
B、4~6cm
C、6~9cm
D、7~10cm
E、9~11cm
5、關于正常產道,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中骨盆平面的橫徑是骨盆各平面最短的橫徑
B、入口平面前后徑比橫徑長
C、出口平面橫徑比前后徑長
D、骨盆軸的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
E、骨盆正常傾斜度為70°
6、下列哪項不是決定分娩難易的重要因素
A、胎方位
B、胎心率
C、胎兒大小
D、骨盆大小
E、產力強弱
7、對正常分娩來說,胎膜破裂的時間常為
A、活躍期
B、潛伏期
C、臨產前
D、胎兒娩出期
E、胎盤娩出期
8、胎膜自然破裂大部分發生在
A、臨產后宮口開大6~7cm
B、臨產后宮口開大4~5cm
C、臨產后宮口開大2~3cm
D、臨產后宮口近開全
E、臨產后宮口開全后
9、枕左前位胎頭入盆銜接時的徑線是
A、枕下前囟徑
B、枕額徑
C、雙顳徑
D、雙頂徑
E、枕頦徑
10、前囟先露分娩銜接是指胎頭雙頂徑進入
A、骨盆入口平面
B、骨盆最小平面
C、骨盆出口平面
D、骨盆最寬平面
E、骨盆中骨盆平面
11、臨產后陰道檢查了解胎頭下降程度,標志點為
A、骶岬
B、坐骨棘
C、坐骨結節
D、子宮頸口
E、恥骨聯合下緣
12、有關分娩機制的概念中,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俯屈:前囟位置下降最低
B、內旋轉:前囟轉向母體前方
C、仰伸:頦部緊貼胸部
D、外旋轉:胎頭隨肩胛的內旋轉而外旋轉以保持胎頭與胎肩的垂直關系
E、銜接:無論初產婦經產婦均在臨產后銜接
13、正常枕先露分娩機制的順序是
A、下降、銜接、內旋轉、俯屈、仰伸復位、外旋轉
B、銜接、俯屈、內旋轉、下降、仰伸復位、外旋轉
C、下降、俯屈、銜接、內旋轉、仰伸復位、外旋轉
D、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外旋轉
E、銜接、下降、內旋轉、俯屈、仰伸復位、外旋轉
14、判斷產程進展的重要標志之一是
A、宮縮的變化
B、宮頸口擴張
C、胎頭下降程度
D、胎心率加速
E、胎動增加明顯
15、枕前位胎頭經俯屈動作后,內旋轉在下列哪個部位進行
A、骨盆入口平面
B、骨盆最大平面
C、中骨盆平面
D、骨盆出口平面
E、骨盆底
16、胎頭旋轉,使其矢狀縫與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徑相一致的動作發生在
A、規律宮縮開始
B、第一產程中
C、第一產程末
D、第二產程開始
E、第二產程末
17、胎頭在進行內旋轉動作時,除子宮收縮力外,下列為主要參與因素的是
A、胎兒胸鎖乳突肌收縮
B、膈肌收縮力
C、腹肌收縮力
D、肛提肌收縮
E、會陰深橫肌收縮
18、宮縮的特點,下列不正確的是
A、對稱性
B、節律性
C、隨意性
D、極性
E、縮復作用
19、胎兒雙頂徑是
A、由前囟門中央到枕骨隆突下方
B、由頦骨下方中央到后囟門頂部
C、由鼻根到枕骨隆突
D、兩頂骨隆突之間
E、由前囟門前端到枕骨大孔
20、胎頭徑線哪條最短
A、枕下前囟徑
B、枕額徑
C、枕頦徑
D、雙頂徑
E、枕額周徑
21、進入產程中的子宮收縮的特征,下列不正確的是
A、收縮以子宮底部為最強烈,子宮下段收縮最弱
B、宮縮具有對稱性
C、是不自主的節律性收縮
D、子宮肌纖維在宮縮時變短變寬,間歇時松弛恢復如舊
E、子宮收縮間隔越來越短,持續時間越來越長
22、有關軟產道的組成,正確的是
A、子宮體、子宮頸、陰道所組成的彎曲管道
B、子宮下段、子宮頸、陰道及盆底軟組織所組成的彎曲管道
C、子宮底、子宮體、宮頸、陰道所組成的彎曲管道
D、子宮體、子宮下段、宮頸、陰道所組成的彎曲管道
E、宮頸、陰道及盆底軟組織所組成的彎曲管道
23、以下哪項不是臨產后的正常宮縮特點
A、宮縮具有節律性
B、每次子宮收縮的強度由強到弱
C、宮縮時子宮體部肌纖維縮短、變寬
D、正常宮縮起自兩側子宮角部
E、宮縮以子宮底部最強、最持久
24、胎兒枕下前囟徑是
A、由鼻根到枕骨隆突
B、由頦骨下方中央到后囟門頂部
C、由前囟門中央到枕骨隆突下方
D、兩側頂骨隆突之間
E、由前囟門前端到枕骨大孔
25、在正常分娩中,哪項動作可以使胎頭矢狀縫轉變為與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徑一致
A、外旋轉
B、內旋轉
C、仰伸
D、俯曲
E、銜接
26、子宮收縮起始于兩側宮角部,迅速向子宮底中線集中,再向子宮下段擴散,并均勻協調地遍及整個子宮。這種特性稱為子宮收縮的
A、極性
B、節律性
C、對稱性
D、縮復作用
E、間歇性
27、臨產后的主要產力是
A、腹肌收縮力
B、膈肌收縮力
C、產婦向下屏氣
D、子宮收縮力
E、肛提肌收縮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