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 |
一、A1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胎頭下降曲線:是以胎頭顱骨最低點與坐骨棘平面的關系標明。坐骨棘平面是判斷胎頭高低的標志。胎頭顱骨最低點平坐骨棘平面時,以"0"表達;在坐骨棘平面上1cm時,以"-1"表達;在坐骨棘平面下1cm時,以"+1"表達,依此類推。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枕頦徑:又稱大斜徑,為頦骨下方中央至后囟頂部的距離,妊娠足月時平均值約為13.3cm。
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此題考查了骨盆軸的定義。骨盆軸是指連接骨盆腔各平面中點的假想曲線。此軸的特點是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
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子宮下段的形成:由非孕期時長約1cm的子宮峽部伸展形成。在妊娠12周時已成為子宮腔的一部分,到妊娠末期逐漸被拉長形成子宮下段。臨產后的規律宮縮進一步使子宮下段拉長達7~10cm,肌壁變薄成為軟產道的一部分。
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ABCE均不對,正確的應該是:
A.骨盆各平面最短的橫徑是出口平面橫徑,即坐骨結節間徑,正常值9cm
B.入口平面前后徑比橫徑短
C.出口平面橫徑比前后徑短
E.骨盆正常傾斜度為60°。
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影響分娩的四因素是:產力、產道、胎兒(大小、胎位、畸形)、精神心理因素。不包括B答案。
7、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胎膜破裂:宮縮時,子宮羊膜腔內壓力增高,胎先露部下降,將羊水阻斷為前、后兩部,在胎先露部前面的羊水量不多約為100ml,稱為前羊水,它有助于擴張宮頸口。隨著產程的進展,宮縮逐漸加強,子宮羊膜腔內壓力更高,當羊膜腔內壓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時,胎膜自然破裂,稱為破膜。破膜多發生于宮口近開全時。
活躍期是指從宮頸擴張3cm至宮口開全10cm。
胎膜早破是指在臨產前胎膜自然破裂。排除答案C。
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破膜多發生于宮口近開全時。
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胎頭雙頂徑進入骨盆入口平面,胎頭顱骨最低點接近或達到坐骨棘水平稱為銜接(入盆)。正常胎兒在子宮內,胎頭呈半俯屈狀態,以枕額徑銜接。
10、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胎頭雙頂徑進入骨盆入口平面,顱骨最低點接近或達到坐骨棘水平,稱為銜接。
1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臨床上以觀察胎頭下降的程度,作為判斷產程進展的重要標志。胎頭下降程度可通過肛門檢查或陰道檢查,先露部顱骨最低點與坐骨棘的關系來確定。若先露部顱骨最低點在坐骨棘水平時以“0”表示,棘上1cm為“-1”,棘下1cm為“+1”,依此類推。
12、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俯屈時,位置最低的不是前囟。故A錯。
內旋轉是后囟轉至母體前方。故B錯。
仰伸是頦部與胸部分開。故C錯。
經產婦多在分娩開始后胎頭銜接,部分初產婦在預產期前1~2周內胎頭銜接。故E錯。
13、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正常枕先露分娩機制的順序: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外旋轉。
1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臨床上以觀察胎頭下降的程度,作為判斷產程進展的重要標志。
15、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胎頭為適應骨盆縱軸而旋轉,使其矢狀縫與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徑相一致,稱為內旋轉。在骨盆底完成。
1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內旋轉:胎頭為適應骨盆縱軸而旋轉,使其矢狀縫與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徑相一致,稱為內旋轉。當俯屈下降時,枕部受肛提肌的收縮力將胎頭推向前方,使枕部向前旋轉45°,即后囟轉到恥骨弓下面,此時往往是在第一產程末完成內旋轉動作。
1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第二產程中,宮縮時肛提肌的收縮可協助胎先露在骨盆腔內完成內旋轉及仰伸等作用,有利于胎兒娩出,并且在第三產程時可協助胎盤娩出。
1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子宮收縮力包括:節律性、對稱性和極性、縮復作用。
1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雙頂徑:為兩頂骨隆突間的距離,是胎頭最大橫徑,臨床以B型超聲測此值判斷胎兒大小。一般足月妊娠時平均值約為9.3cm。
2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A、B、C、D是胎頭的4條主要徑線,其中雙頂徑平均為9.3cm,枕下前囟徑約為9.5cm,其他徑線均在10cm以上,所以D最短。
2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子宮肌收縮與其他部位平滑肌或橫紋肌不同,每次宮縮時,子宮肌纖維縮短變寬,宮縮后肌纖維雖又重新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復到原來長度,經過反復收縮,肌纖維越來越短,此現象稱為縮復作用。
2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軟產道是由子宮下段、子宮頸、陰道和骨盆底軟組織構成的彎曲管道。
2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全部分娩過程中,子宮收縮的頻率逐漸增加,強度逐漸加強,子宮腔內壓力逐漸加大。每次宮縮由弱漸強,維持一定的時間,隨后由強漸弱,直至消失稱為“間歇期”。選項B描述不夠準確。
24、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枕下前囟徑:又稱小斜徑。為前囟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的距離,妊娠足月時平均值約為9.5cm,胎頭俯屈后以此徑通過產道。
2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胎頭為適應骨盆縱軸而旋轉,使其矢狀縫與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徑相一致,稱為內旋轉。
26、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子宮收縮具有節律性、對稱性和極性以及縮復作用的特點。節律性是指子宮收縮由弱變強,持續一段時間后由強變弱,直至消失,子宮肌肉恢復松弛,間歇一段時間后開始下一次的宮縮的現象。極性是指子宮收縮以子宮底部為最強、最持久,向下則逐漸減弱的特點。縮復作用是指子宮收縮時子宮體部肌纖維縮短變寬,間歇時肌纖維雖有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復到原來強度的現象。本題所描述的是子宮收縮的對稱性。
2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產力包括子宮收縮力(簡稱宮縮)、腹肌和膈肌收縮力(統稱腹壓)以及肛提肌收縮力。其中子宮收縮力是最重要的,在整個分娩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是產力最主要的部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