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護理對疾病的治療和預后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隔離病房患者的治療、護理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隔離病房患者常見心理反應及導致隔離病房患者不良心理反應的原因,并提出了護理措施。
[關鍵詞]隔離病房;心理探討;護理
心理護理是指在護理全過程中。護士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能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積極地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以達到較理想的護理目的。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心理護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心理護理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已得到普遍認可,并廣泛應用于臨床護理實踐。心理護理作為現代護理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貫徹臨床護理全過程,遍及護理實踐的每一個角落『1J.做好心理護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導。隔離病房患者在隔離期間的心理是復雜多變的,雖然部分人員能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對待。但仍有部分患者的心理變化很大。
1隔離病房患者常見心理反應
1.1恐懼和緊張患者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和被隔離的事實,缺乏心理準備,加之隔離患者所患的疾病一般具有傳染性,且病情比較重,所以大部分患者都會不同程度地表現出緊張和對疾病的恐懼嘲。
1.2無效性否認約有50%的患者產生無效否認行為,一般發生在入住隔離病房后第2天開始,第3、4天達到高峰。有時候對一些疑似傳染病的患者需要隔離,但患者表現不典型或者病情輕微。所以往往患者認為自己沒有患病,或者認為自己病情比較輕。不需要隔離進行監護治療。
1.3隔離綜合征患者在隔離過程中出現的以精神障礙為主,兼具其他表現的一種綜合征,表現為情感障礙、思維紊亂、行為動作異常。
1.4自我形象紊亂患者對身體結構外觀功能的改變。在感受、認知、信念、價值觀等方面出現健康危機。如對一些器官移植的患者,總感覺移植的器官不是來自自身的就有異物感、排斥感。
1.5憤怒與敵對患者得病被隔離后,心理極不平衡,認為受傷和患病忍受病痛折磨是不公平的,為什么這種不幸只發生在自己身上引。
最終導致其自制力下降,心理防衛機制轉移,表現為對家人和醫務人員面帶怒容、雙眉緊鎖、尖叫等。
1.6孤獨與憂郁進入隔離病房之后就隔絕了患者與外界的聯系,同時受探視時間限制,各方面與患者的信息交流減少,日久就會出現溝通障礙。表現為孤獨感、憂郁,甚至出現自殺傾向。
1.7對各種儀器存在依賴心理如對一些肺功能障礙或者呼吸衰竭的患者要用到呼吸機,長期機械通氣,習慣被動輔助通氣,產生依賴,擔心如果停止使用呼吸機后,又出現呼吸困難和窒息,患者對自己缺乏信心,對普通病房醫護人員缺乏信任。
2導致隔離病房患者不良心理反應的原因
2.1疾病認知所致不良心理反應取決于患者對疾病的體驗和對外界刺激的認識和評價:對疾病的經歷和認識水平使同樣疾病,相似嚴重程度的患者產生截然不同的心理反應;對疾病的錯誤認識能引起不良心理反應。例如麻疹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對麻疹患者進行隔離治療實際上就是把傳染源控制起來,因為麻疹患者是該疾病唯一的傳染源。這樣,對保護易感者,防止疾病蔓延都有好處。麻疹疾病本身一般不嚴重,只需對癥治療。而如果認為麻疹被隔離是很嚴重的疾病,就很容易加重患者心理負擔,引起心理問題。
2.2治療所致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有些藥物或者治療手段會引起患者的心理問題 .如抗結核藥物異煙肼可引起情緒抑郁、易激動、妄想、幻覺等;利多卡因可引起嗜睡、情緒抑郁、定向障礙、坐立不安、欣快、短暫的興奮狀態。同時有些創傷性檢查和治療,因為容易導致患者疼痛不適等其他不良感受,所以容易引起患者恐懼不適。
2.3病室環境所致隔離病房單調的空問和醫療設備的擺設。容易導致患者生物鐘節律紊亂,睡眠不足,身心疲乏;同時隔離病房一般謝絕探視,病區保持安靜,容易導致患者分離性焦慮;而病區隔絕了患者與外界的聯系,患者缺乏信息交流,而醫護人員不能與患者充分交流致患者產生消極情緒。
3隔離病房患者的心理護理措施
3.1穩定患者情緒隔離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顧慮重重,常失去治療信心而悲觀失望,甚至想自殺。這些不良情緒對機體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使病情惡化。因此,護士應具備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尊重患者,熱誠關懷,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盡力消除不良刺激,并取得家屬的緊密配合,滿足患者情感上的需要同。穩定患者焦慮情緒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如文化素養、性格及心理承受力等進行護理。對一些重癥患者要采取適當方式讓患者知道自己的診斷,可通過細致的行為誘導,使患者情緒漸趨穩定,面對現實,配合治療。醫護人員對患者的解釋務求一致。善于引導,給予精神上的支持。
3.2加強與患者的溝通進人隔離病房之后就隔絕了患者與外界的聯系,同時受探視時間限制,各方面與患者的信息交流減少。日久就會出現溝通障礙,表現為孤獨感、憂郁,甚至出現自殺傾向。所以此時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與患者除了語言交流之外,還應利用手勢、眼神等,表達對患者的關心和同情,認真傾聽患者的訴說,減輕患者孤獨感。在交流過程中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語言,以免給患者造成不良影響,精細的護理可減輕患者的痛苦。
3.3幫助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能力患者在進入隔離病區治療后,因對自身的疾病不甚了解,以為自己得了不治之癥,所以產生恐懼感和悲觀失望,有的甚至產生自殺的想法。這一切都是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不夠導致的,所以要幫助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能力,可以講解有關患者病情的相關醫學知識 .讓患者正確科學地了解疾病,客觀看待自己的病情,調整自己的心態,以適應客觀要求,以積極健康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