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報告1例皮膚克隆病的護理對策。主要內容包括:皮膚護理、心理護理、建立輸液港(藥盒系統)的護理、疼痛護理、營養護理及病情觀察等,經精心治療及護理,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關鍵詞】克隆病;輸液港;護理
克隆病(Crohn病)又稱克羅恩病,是一種原因尚不清楚的腸道非特異性進行性疾病,因病因不明,臨床表現變異很大,缺乏特異性癥狀.克隆病可發生于胃腸道毗鄰部位或身體其他部位,后者又稱為轉移性克隆病,如皮膚克隆病。
皮膚克隆病臨床有多種皮損表現,但主要以紅色斑塊、結節或潰瘍為主。我科于2005年2月收治了1例皮膚克隆病患者。經過精心治療及護理,患者好轉出院,但病情反反復復,先后5次在我科住院。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患者女,66歲。1969年始因腹痛、腹瀉、發熱,疑“克隆病”先后6次行剖腹探查術及行胃大部分、十二指腸、小腸切除術。2004年起四肢皮膚紅腫伴疼痛,皮膚組織病理提示“炎性肉芽腫”。予“克拉霉素、復方新諾明、新瑞普欣”等藥物抗感染治療,病情未見明顯控制。于2005年始擬“皮膚克隆病”先后5次在我科住院治療,經予靜脈用丙種球蛋白,口服異煙肼、可樂必妥、美沙拉秦等藥物治療,癥狀明顯好轉出院。但出院后病情反復,于2010年4月20日再次入院。入院后因患者四肢皮膚疼痛且末梢循環差,靜脈穿刺難度大,于右鎖骨下留置靜脈藥盒系統,建立了輸液港。經予抗感染、支持療法、大劑量丙種球蛋白靜脈輸注免疫封閉及皮膚護理、心理護理后。患者病情好轉,四肢皮膚紅腫及結節消退。于2010年5月28日出院。
2護理對策
2.1患者安置及環境要求給患者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切實做好房間消毒,進行室內通風2次/d,15—20min/次。
注意室溫,保持在20~C,濕度60%.予睡波浪氣墊床減輕皮膚受壓疼痛。保持床鋪整潔、干燥。
2.2皮膚護理患者應臥床休息,注意保暖,穿寬松棉質衣褲,并每天更換衣褲,穿寬松棉布鞋,定期修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膚。保持皮膚清潔,每天溫水擦洗全身皮膚,以溫和無刺激性的肥皂清潔皮膚,涂抹潤膚露,防止皮膚干燥。定時翻身,輕輕按摩受壓部位。
2.3疼痛護理腫痛明顯予50%硫酸鎂濕敷及紅外線照射,2次/d,30min/次,抬高肢體以減輕局部水腫。雙小腿紅斑結節處予喜療妥軟膏外涂,并輕輕按摩,2次/d.需靜脈穿刺抽血,扎止血帶時,勿直接接觸皮膚,可用一塊棉布包在穿刺點上方5cm處,止血帶扎在棉布上,可減輕皮膚疼痛。
予柔和的音樂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多巡視患者,予心理安慰。
2.4藥盒系統護理未拆線前,每天給予傷口換藥,直至傷口愈合。保持導管通暢,避免在藥盒處抽血,安排輸液順序時高濃度液體盡可能不在最后輸注,如無法做到,則在輸完后用生理鹽水20ml沖洗導管,以防堵管.
2.5病情觀察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準確記錄出入水量,定時監測電解質變化,防止電解質紊亂。注意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輸注丙種球蛋白時,速度宜慢,密切觀察有無頭暈、皮膚搔癢等。觀察有無腹痛、腹瀉癥狀。
2.6生活護理患者右前臂已截肢,生活諸多不便,協助做好口腔清潔,床上檫浴,床上洗頭。
2.7心理護理由于病情反復發作且皮膚疼痛難忍,使患者體質較弱,睡眠、飲食、活動受到影響,因此要及時予心理疏導,幫助患者建立信心,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知識、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鼓勵其表達內心的想法,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2.8飲食指導飲食方面應注意選用易消化、富含蛋白質、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少量多餐,以保證營養的攝人,增加機體對感染的抵抗能力,忌辛辣刺激及油膩食品,忌吃海鮮、芒果、菠蘿等易過敏食物。
2.9小結皮膚克隆病是一種罕見的病因不明的疾病,對我們的護理工作是一種挑戰,經過對該患者的幾次住院期間的護理,總結了以上幾點護理對策。認為加強皮膚護理、心理護理、疼痛護理及飲食指導是皮膚克隆病護理的重點。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