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醫療管理工作會議,總結了2018年醫療管理工作主要進展,分析了當前醫療管理工作面臨的形勢,部署了2019年醫療管理工作。會議明確了2019年醫療管理方面的新任務。
1、確定100個城市醫療集團和500個縣域醫共體
會議指出,深化推進分級診療和醫聯體建設,確定100個城市醫療集團和500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加強醫聯體綜合績效考核。
2017年4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定下了到2020年,所有二級公立醫院和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參與醫聯體的目標。
可以預見的是,在2019年的廣泛試點后,2020年醫聯體將全面鋪開,政府辦基層醫療機構將全部參與到醫聯體內,尤其是縣域醫共體。隨著醫聯體綜合績效制度的逐步成熟,縣鄉村統一一體化管理也將更加嚴格和規范。
2、推動500家縣級醫院達標
縣級醫院整體水平和社會辦醫水平,對縣域內醫療行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次會議指出,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再推動500家縣級醫院達標。
去年11月份,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全面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500家縣醫院(包括部分貧困縣縣醫院)和縣中醫醫院分別達到“三級醫院”和“三級中醫醫院”服務能力要求。
可見,2019年縣級醫院的發展任務重大,想要實現大病不出縣的目標,想要縣域醫共體能夠真正發揮效力,縣級醫院的水平必須提升,達到2020年力爭使我國90%的縣醫院、縣中醫院分別達到縣醫院、縣中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要求。
3、開展診所改革試點
會議明確指出2019年要開展診所改革試點。2018年在社會辦醫方面,國家下發了諸多利好文件。
其中包括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以及取消前置審批,醫療機構審批備案制正式開啟。要求衛生健康、中醫藥主管部門要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消防等主管部門加強配合,做好選址相關政策信息公開和咨詢服務,大大降低了社會辦醫成本。
隨著診所改革試點的進一步推進,相信2019年還會有更多有關開辦診所相關事宜的傾斜政策,診所行業步入黃金發展期。
4、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制定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職稱評定標準
會議指出,要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有力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
馬曉偉指出,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同樣重要,今年要集中力量研究落實醫務人員職稱評定問題,做出一套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職稱評定標準,讓醫務人員把重點放在臨床,踏踏實實為百姓解決看病問題。
5、加強公共衛生醫療管理工作
加強公共衛生醫療管理工作,完善醫療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立醫療損害制度體系。
6、完善醫德醫風社會評價標準,開展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
鼓勵開展醫德醫風先進典型表彰活動,完善醫德醫風社會評價和同行評議標準。抓公立醫院黨建,推進醫療機構紀檢監察和行風組織體系建設。開展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探索建立區域性行風案件直報體系,實施醫藥代表備案管理。
在國家下發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方面的文件中,已經多次強調要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實行醫德“一票否決”制,將醫德表現與醫務人員晉職晉級、崗位聘用、評優評先和定期考核等直接掛鉤。
看來在2019年,醫德醫風的評價方式和標準將得到更系統化的規范,醫德“一票否決”制也將大范圍落實。
綜上,對于醫療衛生行業來說,2019年將是2017年和2018年各項重大政策的全面落地之年,無論是行業還是個人,都將受其影響。期待在這一系列變革當中,醫療能真正回歸公益性,醫務人員的工作能被賦予更優質的價值和意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