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醫生
一、全科醫生的概念
(1)對個人與家庭
①醫生;
②健康管理者;
③咨詢者;
④教育者;
⑤衛生服務協調者。
(2)對醫療保健與保險體系:
①守門人;
②團隊管理與教育者。
(3)對社會:
①社區或家庭成員;
②社區健康組織與監測者。
全科醫生的素質
(1)強烈的人文情感
(2)扎實的業務技能
(3)出色的管理能力
(4)執著的科學態度
二、全科醫生的簽約服務
簽約服務的目的
通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強化全科醫生制度建設,鼓勵群眾增加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利用,促進基層首診、分級診療的實現。
簽約服務的方式
(1)家庭醫生為簽約服務的第一責任人。
(2)實行團隊簽約服務。
(3)簽訂服務協議。
(4)鼓勵組合式簽約。
明確簽約服務內容。
①基本醫療服務:常見病、多發病;
②公共衛生服務;
③健康管理服務:可包括健康評估與指導、康復指導、家庭病床與家庭護理、中醫藥治未病、高危人群的疾病篩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遠程健康監測等個性化服務內容。
三、全科醫生的診療思維
1.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化照護
2.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診療思維方法
(1)全科醫療常見臨床問題:初步健康評價后及時給予全方位的健康干預。
(2)全科醫生的診療思維方法:可以描述為“小病善治,大病善識,急病善轉,慢病善管”。
四、全科醫生的應診任務與接診技巧
1.全科醫生的應診任務
(1)確認并處理現患問題
(2)對慢性活動性問題進行處理
(3)根據需要提供預防性照顧
(4)改善病人的就醫和遵醫行為
2.全科醫生的接診技巧
(1)程序化溝通:全科醫生的接診過程是不斷與就診者溝通的過程,一般包括5個環節。
1)觀察-詢問
2)傾聽-反饋
3)查體-輔助檢查
4)解釋-討論
5)總結-約定
(2)改善遵醫行為
1)遵醫行為的影響因素:
①病人知識(誤解);
②病人健康信念(動力);
③用藥;
④經濟因素和人際支持;
⑤醫患關系和醫療照護方式。
加強因素 | 減弱因素 |
對醫生信任,滿意其接診和處理 | 對病程進展或用藥方法誤解 |
醫患交流清楚、直接,并涉及所有重要問題 | 題遵醫動力不足:不恰當健康信念所致 |
遵醫動力充足 | 用藥劑量或不良反應問題 |
無經濟問題 | 經濟上不能承受 |
家庭支持有力 | 不滿意醫生接診(尤短或缺少人情味);
醫患間力量抗衡,試圖否定對方; 缺少家庭支持; 團隊成員間缺乏共同目標和溝通,指導病人不夠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