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的基層醫務人員擔負著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連接著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最后一公里”,是醫療衛生事業的“網底”,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網底”一旦不牢,不僅整個醫療衛生事業失去支撐,人民群眾的健康也就得不到保障。而如今,基層醫療機構建設和發展還面臨著諸多挑戰,有不少地方還需要完善。現如今基層醫生還存在以下3個痛點,急需解決。
一、大部分依舊使用全套紙質化流程操作,工作效率低
目前,我國很多地區的基層醫療機構還是以紙質記錄為主,如處方、居民健康檔案、慢病隨訪等都需要紙質材料。紙質材料過多,信息更新就不及時,重復性勞動比較多。
很多基層醫生都希望,能夠適當減少這種紙質材料,改用電子化設備,方便隨身攜帶,且容易形成及時數據,統一管理和使用。
二、身兼多職,分身乏術
目前基層醫療機構人才比較匱乏,尤其是村級醫療機構年齡結構偏大,缺乏年輕人才,很多村衛生室只有一名鄉村醫生,一個人身兼基層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加上衛生室各種工作,形成身兼多職、分身乏術的現象。
三、學習培訓機會較少
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有待提高,基層醫生的技術知識也亟待更新,在診療中遇到問題,一般也只能自己翻翻資料查查典籍。
很多基層醫生很渴望獲得及時的學習機會。但基層醫生本來就身兼多職,想抽出時間參加培訓學習比較難,即使有合適的機會,往往收費也較為昂貴。
這幾大痛點制約著基層醫生水平進一步的提高,也影響著基層醫療水平的發展,亟需解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