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答案 |
社會衛生狀況與社會衛生策略
一、A1
1、對于衛生服務提供者來講,社會衛生狀況評價的主要意義在于
A、有利于科學地制定、改善社會衛生措施
B、找出主要社會衛生問題、重點保護人群和重點防治對象
C、動員有限的社會衛生資源
D、了解社會經濟環境現狀
E、了解衛生服務和衛生資源提供
2、用于衡量一個國家(人群)社會衛生狀況的指標是
A、新生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
B、發病率、患病率
C、患病率、病死率
D、出生率、死亡率
E、嬰兒死亡率和平均期望壽命
3、反映人群健康狀況較為敏感的指標是
A、人群期望壽命
B、出生率
C、死亡率
D、嬰兒死亡率
E、患病率
4、通常反映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是
A、人均收入
B、GDP/人均GDP
C、出生率
D、死亡率
E、平均期望壽命
5、通常反映社會經濟發展綜合性最強的指標是
A、人均GDP
B、GDP
C、出生率
D、死亡率
E、平均期望壽命
6、不屬于社會衛生狀況評價的社會環境指標的是
A、人均居住面積
B、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
C、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D、勞動人口就業率
E、人均國民收入
7、下列不屬于社會衛生狀況評價的自然環境指標是
A、人均居住面積
B、安全飲用水普及率
C、自來水入戶比例
D、人均占有公共綠地面積
E、15歲以上人口識字率
8、不屬于衛生服務需要指標的是
A、兩周每千人患病人數
B、兩周患病率
C、兩周每千人患病日數
D、每千人因病臥床天數
E、一年內每千人住院日數
9、下列不屬于衛生服務利用指標的是
A、兩周每千人就診次數
B、兩周就診率
C、每人每年就診次數
D、每千人因病臥床天數
E、一年內每千人住院日數
10、在評價社會人群健康狀況時,常用的比較敏感的指標是
A、總死亡率
B、年齡別死亡率
C、標準化死亡率
D、嬰兒死亡率
E、孕產婦死亡率
11、下列反映疾病發生頻率的指標是
A、某病死亡率
B、某病病死率
C、發病率
D、治愈率
E、因病(傷)缺勤率
12、關于初級衛生保健不正確的說法是
A、適宜、可靠的技術
B、費用是社區或國家能夠負擔得起的
C、社區和家庭能夠普遍享受的
D、只在發展中國家需要普及
E、屬于基本衛生保健
13、“21世紀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總目標中不包括
A、使全體人民增加期望壽命
B、提高全體人民的生活質量
C、在國家之間和國家內部改進健康的公平程度
D、使全體人民利用可持續發展的衛生系統提供的服務
E、為公民提供免費的醫療衛生服務
14、初級衛生保健的基本原則不包括
A、合理布局
B、社區參與
C、醫療為主
D、適宜技術
E、綜合途徑
15、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初級衛生保健的基本內容不包括
A、對重要保健問題進行宣傳教育;開展包括計劃生育在內婦幼保健工作
B、促進食品合理營養,保障安全用水供應;保障基本藥物
C、對傳染病開展預防接種,預防和治療地方病、常見病和外傷
D、初級衛生保健的倫理審查工作
E、采取基本公共衛生措施,保護精神健康
16、我國新時期衛生方針的核心是
A、預防為主
B、以農村為重點
C、中西醫并重
D、依靠科技與教育,動員全社會參與
E、為人民健康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二、A2
1、在2003年,突如其來的SARS疫情襲擊了我國,并在一段時間內造成了國民的普遍恐慌。為了有效地應對SARS,我國政府出臺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反應條例》,在全國范圍內成立了防非典指揮部,國家重點科研院所和實驗室啟動了SARS研究項目,全國各級疾控中心迅速開展了相應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SARS最終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我國能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SARS的最為關鍵原因是
A、迅速而及時地開展了SARS相關研究
B、實現了對SARS傳染源的有效控制
C、建立了高效率的SARS防控組織
D、對人員進行了快速培訓
E、制定和實施了全方位的SARS防治綜合策略和措施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