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2 頁:答案 |
生命質量評價
一、A1
1、生命數量的含義哪個是正確的
A、對一般人來說就是平均期望壽命
B、對病人來說是其接受某一特定醫療干預后的生存時間
C、生命數量與生命質量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
D、生命數量與生命質量常形成對立
E、以上都對
2、以下說法哪個是正確的
A、反映健康相關生命質量的指標常常是客觀指標
B、健康相關生命質量包含了身體功能、心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三個方面
C、健康相關生命質量的評價主體是醫生、護士和流行病學家
D、健康相關生命質量大多采用臨床診斷和實驗室檢查結果
E、健康相關生命質量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3、關于健康相關生命質量(HRQOL)測評,錯誤的說法是
A、在HRQOL測評中,認知功能不僅是不可缺少的內容,而且是一個高度敏感的指標
B、它不僅關注被測對象的存活時間,而且更關注其生存質量
C、它是從軀體、心理、社會等方面對被測對象主觀感受所進行的一種綜合測評
D、它的測評對象可以是病人,也可以是健康者
E、被測對象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狀態能通常是HRQOL測評的重要內容
4、生命質量的概念最初來源于哪個領域
A、生物學
B、醫學
C、社會學
D、管理學
E、哲學
5、生命質量評價的主體是
A、醫生
B、護士
C、被測量者
D、測量者
E、流行病學家
6、下面關于生命質量和生命數量的說法哪個不準確
A、生命數量是指個體生存時間的長度
B、生命質量使人們對自己身體狀態、心理功能、社會能力以及個人整體情形的一種感覺體驗
C、生命數量和生命質量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
D、生命質量是生命數量的前提和基礎
E、生命質量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上更注重個體生存能力
7、生命質量評價適用于
A、臨床療效的評價
B、疾病負擔評估
C、人群健康狀況的評定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8、質量調整生存年數是一個新的指標,它用
A、權重系數來調整生存年數
B、權重系數來調整期望壽命
C、生命質量來調整期望壽命
D、生命質量來調整生存年數
E、生命數量來調整期望壽命
9、將生命質量評價應用于衛生投資的成本-效益分析,這里的效益指標通常采用
A、存活年數
B、生存年數
C、期望壽命
D、潛在減壽年數
E、質量調整生存年數
10、質量調整生存年(即:健康壽命年)可以綜合反映人群的
A、健康狀態和疾病頻率
B、生命質量和生存數量
C、潛在危險因素和疾病頻率
D、個人社會網絡和社會聯系
E、健康危險因素和期望壽命
11、生命質量測量中最敏感的部分是
A、情緒反應
B、注意力
C、記憶力
D、思維
E、機智
12、在生命質量評價中,用來測定病人整個生命質量水平的是
A、滿意度
B、幸福感
C、生理狀態
D、社會功能狀態
E、情緒反應
13、生命質量測量中相對較為敏感的指標是
A、活動受限
B、認知功能
C、情緒反應
D、角色功能
E、一般性感覺
14、健康相關生命質量評價內容不包括哪項
A、心理狀態
B、身體狀態
C、一般性感覺
D、社會功能狀態
E、臨床檢查的驗證
15、生命質量測量中相對穩定的指標是
A、一般性感覺
B、角色功能
C、情緒反應
D、認知功能
E、活動受限
16、國際上廣泛用來判斷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五項指標是
A、進食、穿衣、洗澡、上廁所和室內走動
B、進食、穿衣、修飾、做家務和上下床活動
C、進食、穿衣、修飾、做家務和室內走動
D、進食、購物、洗澡、上廁所和上下床活動
E、進食、購物、洗澡、上廁所和室內走動
二、A2
1、某社區老年人口平均年齡為71.6歲,經調查老人們健康生活(生命質量權重W=1.00)的平均年齡為65.2歲,不臥床但活動受限(W=0.59)的平均年限為4.5年,臥床(W=0.34)的平均年限為1.9年。用生命質量方法重新評價該社區老年人口的健康壽命為
A、68.5歲
B、69.9歲
C、65.2歲
D、61.7歲
E、69.1歲
2、假定某人群的平均期望壽命為70歲,其中:健康生活60歲;非臥床活動受限(生命質量權重值為0.6)5年;臥床功能喪失(生命質量權重值為0.4)5年;那么該人群的質量調整生存年是
A、64歲
B、65歲
C、66歲
D、67歲
E、68歲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