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型題
1.腎功能不全嚴重障礙時首先表現為
A. 尿量變化
B. 尿成分變化
C.泌尿功能障礙
D.代謝紊亂
E.腎內分泌功能障礙
[答案]C[題解] 當各種原因使腎功能發生嚴重障礙時,首先表現為泌尿功能障礙,繼之可引起體內代謝紊亂,與腎內分泌功能障礙,嚴重時還可使機體各系統發生病理變化。
2.下述哪一種內分泌激素不是腎臟分泌產生的?
A.腎素
B.前列腺素
C.醛固酮
D.紅細胞生成素
E.1,25(OH)2 D3
[答案]C[題解] 腎臟具有多種內分泌功能,能分泌腎素、前列腺素、紅細胞生成素、1,25-二羥維生素D3等物質,而醛固酮是由腎上腺皮質分泌產生的。
3.引起急性功能性腎衰的關鍵因素是
A.有效循環血量減少
B.心輸出量異常
C.腎灌流不足
D.腎小球濾過面積減小
E.腎血管收縮
[答案]C[題解] 急性功能性腎衰,就是腎前性急性腎衰,是由腎前因素引起的。凡能使有效循環血量減少,心輸出量下降及引起腎血管收縮的因素,均會導致腎灌流不足,以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而發生急性功能性腎衰。
4.能引起腎前性急性腎衰竭的原因是
A.腎動脈硬化
B.急性腎炎
C.腎血栓形成
D.休克早期
E.休克晚期
[答案]D[題解] 引起腎前性急性腎衰竭的關鍵環節是腎灌流不足,以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各種休克時,每當血壓低于8.0kPa(60mmHg)時,腎血流量可減低到正常的30%~50%。因此各類休克是引起腎前性急性腎衰竭的原因。腎動脈硬化、急性腎炎、腎血栓形成,均不是腎前性急性腎衰竭的原因,而休克晚期由于長期腎缺血可引起腎小管壞死會導致腎性的急性腎衰竭。
5.腎毒物作用引起的急性腎衰竭時腎臟損害的突出表現是
A.腎血管損害
B.腎小球病變
C.腎間質纖維化
D.腎小管壞死
E.腎間質水腫
[答案]D[題解] 腎毒物主要是指重金屬(砷、汞等)、有機溶媒毒物(四氯化碳、甲醇等)、藥物(新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生物性毒素(蛇毒蕈毒、生魚膽等),它們損害腎臟的突出表現是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
6.下述哪一項不會引起腎小球入球小動脈痙攣?
A.體內兒茶酚胺增加
B.近球細胞腎素分泌增多
C.血管緊張素Ⅱ生成增多
D.前列腺素產生減少
E.1,25(OH)2D3減少
[答案]E[題解] 能引起腎小球入球小動脈痙攣的體液因素有體內兒茶酚胺增加、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激活后腎素增加和血管緊張素Ⅱ生成增多以及前列腺素減少等。而1,25(OH)2D3主要是調節鈣磷代謝,不會引起腎小球入球小動脈功能痙攣。
7.下述哪種情況不會產生腎后性急性腎衰竭?
A.一側輸尿管結石
B.前列腺肥大
C.前列腺癌
D.尿道結石
E.盆腔腫瘤
[答案]A[題解] 腎后性急性腎衰竭主要是由于尿路阻塞所致。若一側輸尿管因結石阻塞后,即使這一側腎完全喪失功能,另一側腎可完全代償,也不會產生腎后性急性腎衰竭。
8.急性腎衰竭發病的中心環節是
A.GFR降低
B.囊內壓增高
C.血漿膠滲壓降低
D.體內兒茶酚胺增加
E.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激活
[答案]A[題解] 無論是少尿型急性腎衰或非少尿型急性腎衰的病人,腎小球濾過率(GFR)均降低,因此,GFR降低被認為是急性腎衰發病的中心環節。
9.當全身動脈血壓在哪一范圍內腎血流可維持自身調節?
A.12.0~22.7kPa(90~170mmHg)
B.10.7~21.4kPa(80~160mmHg)
C.9.3~20.0kPa(70~150mmHg)
D.8.0~18.7kPa(60~140mmHg)
E.6.7~17.3kPa(50~130mmHg)
[答案]B[題解] 當全身動脈血壓為10.7~21.4kPa(80~160mmHg)時,可通過腎血管自身調節性舒縮,維持腎血流和腎小球濾過率保持穩定。
10.腎功能不全患者少尿的發生關鍵機制是
A.腎灌注壓下降
B.腎血管收縮
C.腎小管阻塞
D.腎小管原尿反流
E.腎小球濾過率降低
[答案]E[題解] 腎灌流壓下降和腎血管收縮引起的腎缺血、腎小管阻塞以及腎小管原尿反流,均可最終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而使病人出現少尿。所以,腎功能不全患者少尿發生機制的關鍵是腎小球濾過率降低。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