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慢性腎衰竭不全期不會出現
A.內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20~25%
B.代謝性酸中毒
C.中度氮質血癥
D.多尿、夜尿
E.乏力和輕度貧血
[答案]A[題解] 慢性腎衰竭的腎功能不全期臨床表現有:代謝性酸中毒,因腎濃縮功能減退可出現多尿、夜尿等癥狀;也可有乏力與輕度貧血,輕度或中度氮質血癥,內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25%~30%,若下降至20%~25%,則進入腎衰竭期。
22.慢性腎衰終末尿毒癥階段時內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百分之多少?
A.30%以上
B.25~30%
C.20~25%
D.20%以下
E.10%以下
[答案] D [題解] 慢性腎衰竭發展到尿毒癥階段時,內生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至正常值的20%以下。
23.慢性腎衰竭患者一般不會出現
A.夜尿
B.多尿
C.少尿
D.高滲尿
E.蛋白尿
[答案] D [題解] 慢性腎衰竭患者泌尿功能障礙早期可表現為夜尿、多尿,晚期則少尿;尿滲透壓改變表現為低滲尿、等滲尿;尿成分變化表現為蛋白尿、血尿和膿尿。因為腎濃縮功能障礙,不會出現高滲尿。
24.多尿,是指24小時尿量超過
A.1000ml
B.1500ml
C.2000ml
D. 2500ml
E.3000ml
[答案] C [題解] 多尿是指24小時尿量超過2000ml。
25.少尿是指24小時尿量少于
A.2000ml
B.1000ml
C.800ml
D.400ml
E.100ml
[答案] D [題解] 少尿指24小時尿量少于400ml。
26.慢性腎衰時患者出現低滲尿,其相對密度比重最高只能達到
A.1.010
B.1.015
C.1.020
D.1.025
E.1.030
[答案] C [題解] 正常人尿相對密度的變動范圍為1.002~1.035,在早期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腎濃縮能力減退而稀釋功能正常,因為出現相對低密度尿,當尿相對密度最高只能到1.020時,稱為低滲尿。
27.慢性腎衰竭患者尿相對密度固定在1.010左右說明腎臟
A.濃縮功能下低
B.稀釋功能降低
C.重吸收功能降低
D.濾過與重吸收功能受損
E.濃縮與稀釋功能障礙
[答案] E [題解] 慢性腎衰竭患者隨著病情發展,終尿的滲透壓接近血漿晶體滲透壓,尿相對密度固定在1.008~1.012,即1.010左右,尿滲透壓為266~300mmol/L。這種尿稱等滲尿。等滲尿的出現說明腎濃縮和稀釋功能均已喪失。
28.慢性腎衰竭的早期常發生
A.代謝性堿中毒
B.呼吸性堿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高血氯性酸中毒
E.正常血氯性酸中毒
[答案] D [題解] 在慢性腎衰竭早期HPO42-、SO42-等陰離子尚不致發生潴留,這時產生的酸中毒主要是腎小管上皮細胞氨生成障礙使H+分泌減少所致。由于泌H+減少,使換回的Na+也減少,故NaHCO3重吸收也減少。Na+隨尿排出的增多也伴有水排出增多,因而細胞外液容量有所減少,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使來自飲食的NaCl滯留,因而血氯增高,結果發生高血氯性酸中毒。
29.慢性腎衰竭晚期發生代謝性酸中毒主要機制是
A.CFR功能降低致非揮發酸排出↓
B.腎小管泌H+↓產氨↓
C.腎小管重吸收HCO3-閾值↓
D.高鉀血癥影響
E.乳酸生成↑
[答案] A [題解] 慢性腎衰竭晚期,當腎小球濾過率降至正常人的20%以下時,每天可積蓄20~30mmol的H+,血漿中非揮發性酸代謝產物不能由尿中排泄,特別是硫酸、磷酸等在體內積蓄而發生AG增高型代謝性酸中毒。
30.慢性腎衰竭常出現的鈣磷代謝紊亂是
A.血磷↑,血鈣↑
B.血磷↑,血鈣↓
C.血磷↓,血鈣↑
D.血磷↓,血鈣↓
E.血磷正常,血鈣↑
[答案] B [題解] 人體正常時60%~80%的磷由尿排出。在慢性腎功能功能衰竭時, 由于腎小球濾過率極度下降,故血磷排出障礙引起血磷升高。因為血鈣與血磷的乘積為一常數,此時必然導致血鈣降低;此外由于VitD代謝障礙,血磷升高引起降鈣素分泌增多,以及體內某些毒物影響腸鈣吸收等因素均會引起血鈣下降。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