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型題
1、交界性腫瘤是:
A.混合性腫瘤
B.癌前病變
C.良性瘤局部惡性變
D.分化好的惡性瘤
E.性質介于良惡性腫瘤之間
【正確答案】:E
2、“癌癥”是指:
A.所有惡性腫瘤的統稱
B.所有腫瘤的統稱
C.癌肉瘤的統稱
D.上皮組織發生的惡性瘤的統稱
E.間葉組織發生的惡性瘤的統稱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癌癥”是指:
A.所有惡性腫瘤的統稱
B.所有腫瘤的統稱
C.癌肉瘤的統稱
D.上皮組織發生的惡性瘤的統稱(是"癌"的定義)
E.間葉組織發生的惡性瘤的統稱
3、腫瘤性增生與炎性增生的根本區別是:
A.生長快
B.有核分裂像
C.細胞生長活躍
D.細胞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分化成熟的能力
E.細胞生長活躍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腫瘤性增生區別于炎癥性增生的特點有增生組織不分化不成熟、相對無限制性、與機體的不協調性、對機體的有害性、代謝旺盛等。血管增生、纖維組織增生,甚至炎癥細胞浸潤不但可以發生在炎癥,也可以發生在腫瘤。器官的實質細胞增生可發生在炎癥。
4、下列不屬于抑癌基因的是:
A.p53
B.pl6
C.Abl
D.Apec
E.BRCA-2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抑癌基因的產物主要包括:①轉錄調節因子,如Rb、p53;②負調控轉錄因子,如WT;③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抑制因子(CKI),如p15、p16、p21;④信號通路的抑制因子,如rasGTP酶活化蛋白(NF-1),磷脂酶(PTEN);⑥DNA修復因子,如BRCA1、BRCA2。⑥與發育和干細胞增殖相關的信號途徑組分,如:APC、Axin等。
【該題針對“第四章 腫瘤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5、下列為影響腫瘤發生發展的內在因素,應除外的是:
A.HPV16、18
B.p53
C.遺傳因素
D.細胞免疫
E.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HPVl6、18是指人類乳頭狀病毒中的16、18亞型。HPV共有70種亞型。此因素是屬于微生物致癌的概念范疇里,屬于環境致癌因素內容。
6、原位癌的概念是:
A.鏡下才見到的微小癌
B.沒有轉移的早期癌
C.上皮組織輕度不典型增生,并累及全層l/3
D.上皮組織中度不典型增生,并累及全層2/3
E.不典型增生的細胞,累及全層但未突破基底膜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1重度不典型增生(或稱Ⅲ級):細胞異型性顯著,異常增生的細胞占據上皮內2/3以上或達全層。
2原位癌指癌變僅限于上皮層內,常累及上皮全層,但基底膜完整,未侵破基底膜。
7、含有三個胚層組織成分的腫瘤稱為:
A.混合瘤
B.畸胎瘤
C.胚胎瘤
D.錯構瘤
E.癌肉瘤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畸胎瘤:指來源于有多向分化潛能的生殖細胞的腫瘤,往往含有三個胚層的多種多樣組織成分,結構排列紊亂.多見于卵巢及睪丸。
有胚胎瘤這種腫瘤,如腎胚胎瘤,腎胚胎瘤又稱腎母細胞瘤或Wilm’s瘤,是幼兒時的腹內常見腫瘤。
8、診斷惡性腫瘤的主要依據是:
A.腫瘤迅速增大
B.腫瘤局部疼痛
C.瘤細胞出現明顯異型性
D.所屬淋巴結腫大
E.機體明顯消瘦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第四章 腫瘤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9、惡性腫瘤向鄰近器官侵犯的主要方式為:
A.直接蔓延
B.淋巴管播散
C.血管播散
D.種植播散
E.接觸播散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直接蔓延:瘤細胞由原發部位連續不斷地沿著組織間隙、淋巴管、血管、神經束衣等侵入鄰近組織和器官繼續生長,稱直接蔓延。這是對鄰近器官的侵犯主要方式。
淋巴道轉移:是上皮源性惡性腫瘤最常見的轉移方式。這是轉移方式,不是侵犯的方式。
10、下列哪種為高分化鱗癌的病理形態特點:
A.鱗狀上皮呈乳頭狀生長
B.癌細胞分化形態仍保留鱗狀上皮特征
C.形成大小不一的鱗狀細胞巢
D.癌巢細胞間可見間橋并見角化珠形成
E.癌細胞突破基底膜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鱗癌,病理上須有異型性細胞,核大深染,核漿比例失調等等。鱗狀細胞癌主要起源于較大的支氣管粘膜上皮,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經鱗狀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等階段發展為浸潤癌。按組織學的分化不同,分為高、中、低三型。高分化鱗癌癌巢中多有角化珠形成,中分化鱗癌有角化現象但不能形成角化珠,低化化鱗癌有明顯的異型性。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