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診斷轉移瘤的主要理論依據是:
A.惡性瘤細胞侵入小靜脈
B.惡性瘤細胞侵入毛細血管
C.血中發現腫瘤細胞
D.瘤細胞栓塞遠隔器官
E.在遠隔部位形成與原發瘤相同的腫瘤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瘤細胞從原發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體腔,遷徙到他處而繼續生長,形成與原發瘤同樣類型的腫瘤,這個過程稱為轉移。
【該題針對“第四章 腫瘤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12、CEA在下列哪種腫瘤中較多見:
A.食管癌
B.胃癌
C.腸癌
D.肝癌
E.肺癌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CEA指癌胚抗原,升高主要見于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胃癌、肺癌、胰腺癌等。
13、癌的肉眼形態,下列哪一種可能性最大:
A.結節狀
B.絨毛狀
C.乳頭狀
D.火山口狀潰瘍
E.腫塊狀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腫瘤的形狀多種多樣,有乳頭狀,菜花狀,絨毛狀,息肉狀,結節狀,分葉狀,浸潤性包塊狀,彌漫性肥厚狀,潰瘍狀和囊狀等,其中惡性腫瘤的生長多以浸潤性生長為主要方式,同時兼有外生性生長,膨脹性生長.根據此點,結合本題,可做出選擇D
14、惡性腫瘤生長到多大需要血管供給才能生長:
A.0.5mm
B.1.0mm
C.1.5mm
D.2.Omm
E.2mm以上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癌細胞群繁殖到1~2mm的球形團時,如果沒有血管長入,就進入"潛伏"狀態
15、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癌的原發部位最常見于:
A.甲狀腺
B.食管
C.乳腺
D.胃
E.肝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頸部轉移性腫塊原發灶絕大部分(85%)在頭頸部,尤以鼻咽癌和甲狀腺癌轉移最為多見;鎖骨上窩轉移性淋巴結的原發灶,多在胸腹部(肺、縱隔、乳房、胃腸道、胰腺等)
16、淋巴結內轉移癌首先見于何處:
A.淋巴結門
B.淋巴結中央竇
C.淋巴結邊緣竇
D.淋巴濾泡
E.淋巴結被膜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淋巴結內的微轉移癌細胞均位于淋巴竇,其中大多數位于邊緣竇,少數位于髓竇或兩者均有,而不出現于皮質區、副皮質區。
17、診斷肉瘤的主要形態依據:
A.包膜消失
B.浸潤生長
C.瘤細胞異型性明顯
D.瘤細胞彌漫分布與間質分界不清
E.血行轉移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選D。
18、霍奇金淋巴瘤中具有診斷意義的細胞是:
A.Scrtoli細胞
B.Reed—Stermberg細胞
C.Aschoff細胞
D.Langerhans細胞
E.Sehwann細胞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支持細胞:Scrtoli細胞,睪丸內的一種細胞。
Reed—Steinberg,(RS)細胞是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lymphoma,HL)的標志性細胞。
Aschoff細胞:風濕性疾病中的一種細胞。
Langerhans細胞中等大小,直徑15~24um,核稍圓或不規則,有凹陷、折疊、扭曲或分葉,核仁小,單個,核膜薄,染色質細致,胞漿較豐富,邊界較清楚,淡嗜酸性,在電鏡下可見特征性的細胞器稱為Birbeck顆粒(這是一種呈桿狀的管狀結構,中央有一縱行條紋和平行排列的周期性條紋,形似一條小拉鏈,有時一端有泡狀膨大似網球拍狀)
Sehwann細胞是周圍神經系統特有的一種膠質細胞,包繞軸突形成有髓纖維或無髓纖維,并分泌多種與神經系統發育和再生密切相關的神經因子。
19、下列哪種不是致癌因子:
A.亞硝酸
B.苯胺
C.5-羥色胺
D.3-4苯并芘
E.二甲基氨基偶氮苯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致癌因子
能引起細胞癌變的物質,稱為致癌劑,主要有3種類型。
1)物理致癌因子
主要為輻射致癌,包括電離輻射、紫外線等。若長期被輻射照射或接受到超量輻射都會導致白血病;同樣,大氣層中臭氧層的破壞,紫外線照射增強,會使全球的皮膚癌病人增加。
2)化學致癌因子
已知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品有數千種,如黃曲霉素、亞硝胺、煤焦油、尼古丁等。吸煙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所含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與肺癌、口腔癌、膀胱癌等有一定的關連。
3)病毒致癌因子
腫瘤病毒(或稱致癌病毒)。分為DNA腫瘤病毒和RNA腫瘤病毒兩大類。它們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與致癌有關的核酸序列,可引起宿主細胞癌變
20、腫瘤的間質主要指哪些成分:
A.血管
B.淋巴管
C.結締組織
D.血管及結締組織
E.網狀支架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腫瘤的間質主要指血管及結締組織
【該題針對“第四章 腫瘤單元測試”知識點進行考核】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