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腫大的甲狀腺與頸前其他包塊的鑒別要點是
A.甲狀腺表面光滑
B.甲狀腺位于甲狀軟骨下方
C.甲狀腺可隨吞咽動作向上移動
D.甲狀腺多呈彌漫性、對稱性腫大
E.甲狀腺腫大的程度多在胸鎖乳突肌以內
答案:C
試題解析:腫大的甲狀腺和甲狀腺來源的包塊在作吞咽動作時可隨吞咽向上移動,以此可與頸前其他包塊鑒別。故本題選C。
82.區分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的意義是
A.心臟的大小 B.血壓的高低
C.胸壁的厚薄 D.心律失常
E.判定心室的收縮期與舒張期
答案:E
試題解析:正確區分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才能正確判斷收縮期和舒張期,確定額外心音或雜音出現時期以及與第一、第二心音間的時間關系。故本題選E。
83.老年患者胸骨后疼痛,伴向左肩部放射,其診斷最可能為
A.氣胸 B.胸膜炎
C.心絞痛 D.肺炎
E.肋軟骨炎
答案:C
試題解析:典型心絞痛發作是突然發生的,位于胸骨體上段或中段之后的壓榨性、悶脹性或窒息性疼痛,亦可能波及大部分心前區,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內側,達無名指和小指,偶可伴有瀕死的恐懼感覺。故本題選C。
84.胸腔病變引起腰背痛的主要原因是
A.侵犯腰肌 B.牽涉痛
C.累及皮膚 D.累及脊柱
E.累及全身
答案:B
試題解析:某些內臟器官病變時,在體表一定區域產生感覺過敏或疼痛感覺的現象,稱為牽涉痛。故本題選B。
85.乳癌最常見的部位是乳房的
A.內上象限 B.外上象限
C.內下象限 D.外下象限
E.乳暈區
答案:B
試題解析:乳腺癌好發部位于乳房外上象限。乳腺癌有60%發生在外上象限;12%發生乳暈下;12%發生內上象限;10%發生外下象限;6%發生內下象限;腫塊累及全乳,占滿全乳房者極為少見。故本題選B。
86.急性乳腺炎最常見于
A.妊娠期婦女 B.初產哺乳的婦女
C.哺乳半年后的婦女 D.長期哺乳的婦女
E.乳頭凹陷的婦女
答案:B
試題解析: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患者多是產后哺乳的婦女,尤以初產婦更為多見,往往發生在產后3~4周。故本題選B。
87.內臟痛的主要特點是
A.對刺激分辨能力強 B.對切割刺激敏感
C.定位不精確 D.必有牽涉痛
E.對牽拉不敏感
答案:C
試題解析:內臟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癥狀,常由機械性牽拉、痙攣、缺血和炎癥等刺激所致。特點如下:定位不準確,這是內臟痛最主要的特點,如腹痛病人常不能說出所發生疼痛的明確位置,因為痛覺感受器在內臟的分布要比在軀體稀疏得多,而且內臟感覺的傳入途徑比較分散。故本題選C。
88.體溫在39℃以上,24小時內波動<1℃,這種熱型為
A.弛張熱 B.間歇熱
C.稽留熱 D.波狀熱
E.不規則熱
答案:C
試題解析:體溫在39℃以上,24小時內波動<1℃,這種熱型為稽留熱;體溫在39℃以上,而波動幅度大,24小時內波動>2℃,但最低體溫仍高于正常水平為弛張熱;體溫驟升達高峰,持續數小時后,驟降至正常,經過1天至數天后又驟然升高,如此高熱期與無熱期反復交替發作為間歇熱;體溫逐漸升高達39℃或以上,持續數天后逐漸下降至正常水平,數天后又逐漸上升,如此反復發作多次為波狀熱;不規則熱的發熱無一定規律。故本題選C。
89.臨床最常見的頭痛伴劇烈嘔吐多提示為
A.偏頭痛 B.癲癇
C.椎-墓底動脈供血不足 D.神經功能性頭痛
E.顱內高壓
答案:E
試題解析:題中所列五項均可引起頭痛,但伴隨癥狀不同,伴劇烈嘔吐多提示顱內高壓,伴抽搐和意識障礙為癲癇,伴眩暈常見于腦供血不足和小腦腫瘤,伴失眠、焦慮等見于神經功能性頭痛,而偏頭痛多無伴隨癥狀。故本題選E。
90.主動脈聽診區聞及收縮期噴射樣雜音,向頸部傳導,最可能的診斷是
A.二尖瓣狹窄 B.二尖瓣關閉不全
C.主動脈瓣狹窄 D.主動脈關閉不全
E.肺動脈瓣狹窄
答案:C
試題解析:主動脈瓣狹窄可在主動脈聽診區聞及收縮期噴射樣雜音,并向頸部、胸骨左下緣和心尖區傳導。故本題選C。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