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A1型題 |
第 3 頁:A2型題 |
第一單元 細胞的基本功能
一、A1型題
1、神經末梢釋放遞質是通過什么方式轉運的:
A、主動轉運
B、單純擴散
C、易化擴散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當沖動傳至神經末梢時,突觸前膜去極化,電壓門控的鈣離子通道打開,鈣內流,引起軸突內的突觸小泡和突觸前膜融合,釋放出小泡內的神經遞質(ACH),此為胞吐(出胞作用)。
2、蛋白質從細胞外液進入細胞內的轉運方式是:
A、主動轉運
B、單純擴散
C、易化擴散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正確答案是D
大分子的物質或者物質團塊不能通過細胞膜蛋白質(載體、離子泵)進行轉運,而是由細胞膜本身的運動來進行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根據被轉運物質的進出細胞的方向不同,可以分為入胞和出胞兩種過程。入胞作用是細胞外大分子物質、蛋白質、多肽、脂肪顆粒以及侵入體內的細菌或者異物等的進入細胞的過程。
因此,正確答案是D。
3、葡萄糖順濃度梯度跨膜轉運依賴于細胞膜上的:
A、脂質雙分子
B、緊密連接
C、通道蛋白
D、載體蛋白
E、鈉泵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機小分子的順濃度跨膜轉運需依靠載體,故選D。
4、以單純擴散的方式跨膜轉運的物質是:
A、Na+
B、Ca+
C、O2和CO2
D、葡萄糖
E、氨基酸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AB為主動轉運,DE在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時也是為主動轉運。C為單純擴散
5、人工減小細胞浸浴液中的Na+濃度,所記錄的動作電位出現:
A、幅度變小
B、幅度變大
C、時程縮短
D、時程延長
E、復極相延長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1、一種離子在膜兩側的濃度決定了離子的平衡電位。
靜息電位是K離子和鈉離子的跨膜擴散造成的,因為膜對K離子的通透性相對較大,故膜電位接近EK。
動作電位接近Na離子的平衡電位。
2、膜對某種離子的通透性決定了該離子跨膜擴散對靜息電位的貢獻。
3、鈉泵的電生理作用可以直接影響靜息電位。鈉泵除了直接影響靜息電位外,更重要的作用是維持膜兩側離子濃度差。
凡是可以影響細胞膜對K離子的通透性的因素(溫度、pH、缺氧、K+濃度),都可影響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
低溫、缺氧或代謝障礙等因素影響Na+-K+泵活動時,抑制Na+-K+泵活動時,靜息電位會減小,動作電位幅度也會減小。
題中述減小細胞浸浴液中的Na+濃度,當動作電位產生,Na離子內流時,內流量減少,故動作電位的幅度減少。
6、興奮性周期性變化中,哪一項的興奮性最低:
A、絕對不應期
B、相對不應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靜息期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絕對不應期的興奮性為0。其余幾期的興奮性排序從高到低:超常期、靜息期、相對不應期、低常期。
7、關于骨骼肌興奮-收縮耦聯,哪項是錯誤的:
A、電興奮通過橫管系統傳向肌細胞深處
B、橫管膜傳導動作電位
C、終末池中Ca2+逆濃度差轉運
D、Ca2+進入肌質與肌鈣蛋白結合
E、興奮-收縮耦聯的結構基礎為三聯管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骨骼肌興奮-收縮耦聯時,動作電位是在肌細胞膜產生的!
8、有關興奮在同一細胞內傳導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
A、是由局部電流引起的逐步興奮過程
B、可興奮細胞興奮傳導機制基本相同
C、有髓神經纖維傳導方式為跳躍式
D、局部電流強度數倍于閾強度
E、呈電緊張性擴布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9、有關局部興奮的特征中哪項是錯誤的:
A、電位大小隨刺激強度而改變
B、可總和
C、無不應期
D、有全或無現象
E、以電緊張形式擴布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局部電位與動作電位相比,其基本特點如下:
①不是“全或無”的,局部電位去極化幅度隨著閾下刺激強度的大小而增減,呈等級性;
②電緊張擴布。局部電位僅限于刺激部位,不能在膜上遠距離擴布,隨著擴布距離的增加,這種去極化電位迅速衰減以至消失;
、劭梢钥偤,互相疊加。先后多個或細胞膜相鄰多處的閾下刺激所引起的局部電位可以疊加,產生時間性總和、空間性總和。
10、閾電位指能引起Na+通道大量開放而引發動作電位的:
A、臨界膜電位數值
B、最大局部電位數值
C、局部電位數值
D、臨界超射值
E、臨界峰電位數值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閾電位:能使鈉通道大量開放而誘發動作電位的臨界膜電位值,稱為閾電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