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1.關于IgG的分子特性,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
A. CH有3個功能區 B. 能激活補體
C. 是唯一通過胎盤的抗體
D. 是未成熟B淋巴細胞的抗原識別受體
E. 是再次免疫應答的主要抗體
2.關于IgM的分子特性,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
A.CH有4個功能區 B. 激活補體能力比IgG強
C. 是天然的血型抗體
D. 是未成熟B淋巴細胞的抗原識別受體
E. 是初次免疫應答的主要抗體
3.關于Ig可變區的敘述,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
A. 是Ig分子與抗原結合的部位
B. V區由FR和CDR組成
C. Ig分子通過此區與抗原表位互補
D. 由完整的輕鏈和 1/2 條重鏈組成 E. 以上都是
4.關于Ig高變區的敘述,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A. 位于可變區內 B. 即HVR C. 即CDR
D. VL和VH各有4個 E. 以上都是
5.成熟B淋巴細胞的表面Ig是:
A. SmIgG B. SmIgM C. SmIgD
D. SmIgE E. SmIgA
6.下列哪項需抗體參與 :
A. ADCC B. 調理作用 C. 中和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D. 經典途徑激活補體 E. T 淋巴細胞的活化
7.關于Ig的敘述,下列哪些是正確的?
A. Ig單體由2條相同的H鏈和2條相同的L鏈組成
B. L鏈有κ、l兩型
C. H鏈因C區抗原性不同分為γ、δ 、μ、ε、α五種
D. 鉸鏈區對蛋白酶敏感 E. 有膜型和分泌型
8.ADCC具有下列哪些特點?
A. 靶細胞與特異性抗體結合
B. MΦ、NK細胞、中性粒細胞在特異性抗體介導下殺傷靶細胞
C. 對靶細胞的殺傷作用是特異的
D. 需要補體參加
E. 靶細胞上MHC分子參與ADCC
9.關于IgG的敘述,下列哪些是正確的 ?
A. 血清中含量最高 B. 大多數抗菌、抗毒素抗體屬于IgG
C. 能激活補體 D. 能與SPA結合
E. 是再次免疫應答產生的主要抗體
10.Ig 的生物學功能包括:
A. 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
B. IgG1、IgG2、IgG3、IgM通過經典途徑激活補體
C. IgG、IgA、IgE能與細胞上FcR結合
D. IgE介導I型超敏反應
E. 抗原抗體復合物形成后,Ig可溶解靶細胞
11.IgG不能與下列哪些分子結合?
A. MHC B. CKs C. SPA
D. FcR E. CR
12.關于Ig的功能區,下列哪些是正確的?
A. Ig功能區是 H 鏈與L鏈折疊形成的球形結構
B. L鏈有2個功能區,H鏈有4個功能區
C. Ig的多肽鏈折疊后形成β一筒狀結構
D. 各個功能區氨基酸序列有高度同源性
E. 各功能區具有不同的功能
13.關于Ig高變區的敘述,下列哪些是正確的?
A. 氨基酸組成與排列順序具有更高的變化程度
B. 在結構上與抗原決定簇互補
C. 由HVR和CDR組成
D. 是Ig分子獨特型決定簇主要存在部位
E.H鏈與L鏈各有3個高變區
14.用胃蛋白酶水解IgG所獲得的裂解片段具有下列哪些特性?
A. F(ab’)2 仍具有結合抗原的能力
B. F(ab')2具有雙價抗體活性
C. Fc可繼續被水解成更小的片段pFc',失去其生物學活性
D. 不能產生凝集反應或沉淀反應
E. 可降低Ig分子的免疫原性
15.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包括:
A. 同種型 B. 獨特型 C. 抗獨特型
D. 同種異型 E. 亞型
16.抗體參與的免疫作用包括:
A. I 型超敏反應 B. 新生兒溶血癥 C. 激活補體
D. 免疫粘附作用 E. 輸血反應
17.抗體的調理機制是:
A. 抗體在抗原顆粒和吞噬細胞間 " 搭橋 "
B. 改變抗原表面電荷,降低抗原與吞噬細胞間靜電斥力
C. 抗體中和抗原表面的抗吞噬物質
D. 抗原抗體復合物通過與FcR 結合活化吞噬細胞
E. 抗體刺激吞噬細胞產生粘附分子
參考答案:
1.ABCE 2.ABCDE 3.ABC 4.ABC 5.BC
6.ABCD 7.ABCDE 8.AB 9.ABCDE
10.ABCD 11.ABE 12.ACDE 13.ABDE
14.ABCE 15.ABDE 16.ABCDE 17.ABC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