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缺O2使呼吸活動增強,主要通過刺激下列哪一部位而實現?
A. 延髓呼吸中樞 B. 中樞化學敏感區 C. 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
D. 腦橋呼吸中樞 E. 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
37. 下列關于胸膜腔內壓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等于肺內壓與肺回縮壓之差 B. 總是低于大氣壓
C. 可用食道內壓間接表示 D. 有利于維持肺的擴張狀態
E. 有利于靜脈血液回流
38. 胸膜腔內壓在平靜呼氣末
A. 高于大氣壓 B. 等于大氣壓 C. 比呼氣時的負值小
D. 比吸氣時的負值大 E. 比吸氣末的負值大
39. 肺表面活性物質減少將導致
A. 肺難于擴張 B. 小肺泡內壓小于大肺泡內壓 C. 肺彈性阻力減小
D. 肺泡表面張力降低 E. 肺順應性增加
*40. 下列哪種情況能使靜脈血PO2 降低?
A. 貧血 B. CO 中毒 C. 劇烈運動 D. 亞硝酸鹽中毒 E. 過度通氣
41. 下列哪種情況能引起動脈血PCO2 降低?
A. 增大無效腔 B. 肺氣腫 C. 肺水腫 D. 呼吸性酸中毒 E. 過度通氣
42. CO 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是O2 與血紅蛋白親和力的
A. 20 倍 B. 50 倍 C. 100 倍 D. 150 倍 E. 210 倍以上
43. 血中H+濃度升高使呼吸運動增強,主要通過刺激下列哪一部位而實現?
A. 延髓呼吸中樞 B. 腦橋呼吸中樞 C. 中樞化學敏感區
D. 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 E. 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
44. 衡量肺通氣潛能的指標是
A. 肺通氣量 B. 肺泡通氣量 C. 用力肺活量
D. 用力呼氣量 E. 通氣儲量百分比
45. 正常人第1 秒末用力呼氣量約占用力肺活量的
A. 50% B. 60% C. 70% D. 80% E. 90%
*46. 下列哪種肺容量在嚴重哮喘病患者降低最為顯著?
A. 肺活量 B. 用力肺活量 C. 用力呼氣量 D. 深吸氣量 E. 補呼氣量
47. 肺氣腫病人的
A. 肺順應性增大 B. 肺彈性阻力增大 C. 吸氣困難明顯
D. 吸氣時程延長 E. 呼氣時程縮短
48. 血中PCO2 升高使呼吸運動增強,其有效刺激是
A. 腦脊液中H+ 濃度增加 B. 動脈血中PO2 降低
C. 動脈血中H+ 濃度增加 D. 腦脊液中PO2 降低
E. 腦脊液中PCO2 升高
*49. 增大無效腔使實驗動物的呼吸加深加快,與此調節活動無關的感受器是
A. 肺牽張感受器 B. 呼吸肌本體感受器
C. 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感受器 D. 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感受器
E. 中樞化學感受器
50. 作用于二級支氣管以下部位的感受器而引起咳嗽反射的有效刺激是
A. 機械牽張 B. 溫度改變 C. 刺激性氣味 D. CO2 濃度升高 E. 缺O2
51. 下列有關肺表面活性物質結合蛋白的敘述,錯誤的是
A. 主要由Ⅰ型肺泡細胞合成 B. 有多種蛋白質所組成
C. 影響DPPC 的分泌 D. 影響DPPC 的清除
E. 影響DPPC 的再利用
52. 正常人平靜呼吸時的頻率為
A. 6~8 次/分鐘 B. 8~10 次/分鐘 C. 10~12 次/分鐘
D. 12~18 次/分鐘 E. 20~25 次/分鐘
53. 正常人用力吸氣時,肺內壓可比大氣壓低
A. 1~2 mmHg B. 2~10 mmHg C. 10~20 mmHg
D. 20~30 mmHg E. 30~100 mmHg
54. 平靜呼吸時,無論吸氣或呼氣,胸膜腔內壓均為負值,主要因為
A. 肺的生長速度比胸廓快 B. 胸廓自然容積大于肺的自然容積
C. 肺的回縮力小于胸廓回縮力 D. 肺表面活性物質的作用
E. 胸廓的彈性阻力大于肺內壓
55. 大小肺泡穩定性的維持,有賴于肺表面活性物質在
A. 大肺泡內密度低,小肺泡內密度高 B. 大肺泡內密度高,小肺泡內密度低
C. 大小肺泡內的密度均高 D. 大小肺泡內的密度均低
E. 大小肺泡內的密度于呼吸周期中穩定不變
56. 能使肺回縮力減小,肺順應性增大的是
A. 肺纖維化 B. 肺充血 C. 肺水腫 D. 肺氣腫 E. 肺毛細血管阻塞
57. 由于功能殘氣量的作用,每次平靜呼吸可更新的肺泡內氣體約為
A. 1/2 B. 1/3 C. 1/5 D. 1/7 E. 1/10
58. 安靜狀態下,呼吸膜的擴散面積約為
A. 40 m2 B. 50 m2 C. 60 m2 D. 70 m2 E. 80 m2
59. 由于氣體分子的不同特性,CO2 的擴散系數約為O2 的
A. 10 倍 B. 20 倍 C. 30 倍 D. 40 倍 E. 50 倍
60. 氣體擴散速率與下列哪個因素呈反比?
A. 氣體分壓差 B. 氣體擴散面積 C. 氣體擴散距離
D. 氣體溶解度 E. 溫度
61. 下列各項中,能使通氣/血流比值升高的是
A. 肺水腫 B. 肺氣腫 C. 哮喘發作 D. 肺纖維化 E. 肺毛細血管阻塞
62. 在高原、高空環境下,只要吸入氣PO2大于60mmHg,Hb 氧飽和度仍可達
A. 50%~60% B. 60%~70% C. 70%~80% D. 80%~90% E. 90%以上
63. O2 的利用系數是指
A. 血液流經組織時所含O2 量占O2 容量的百分數
B. 血液流經組織時釋放出的O2 容積占動脈血O2 含量的百分數
C. 血液流經組織時釋放出的O2 容積占動脈血O2 容量的百分數
D. 血液流經組織時釋放出的O2 含量占動脈血O2 含量的百分數
E. 動脈血O2 含量/靜脈血O2 含量比值
64. Hb 的構型由R 型變為T 型時
A. 氧離曲線左移 B. Hb與O2 的親和力降低
C. Hb 與O2 的親和力不變 D. Hb 與CO2 結合能力降低
E. Hb 與H+結合能力降低
65. CO2 與Hb 結合生成氨基甲酰血紅蛋白的反應主要受下列哪種因素的調節?
A. O2 分壓 B. CO2 分壓 C. 氧化作用 D. 氧合作用 E. 碳酸酐酶作用
66. 中樞化學感受器
A. 對O2 含量變化敏感 B. 對CO2 濃度變化敏感
C. 對血中H+ 濃度變化敏感 D. 在低O2 時對維持呼吸十分重要
E. 接受刺激后迅速引起呼吸反應
67. 調節呼吸最重要的生理因素是
A. CO2 B. O2 C. H+ D. 2, 3-DPG E. CO
68. 頸動脈體的I 型細胞受刺激時,胞漿內哪種成份升高而觸發遞質釋放?
A. IP3 B. DG C. cAMP D. cGMP E. Ca2+
69. 外周化學感受器感受的適宜刺激是它所處環境的
A. 氧分壓 B. 氧含量 C. 氧容量 D. 氧飽和度 E. 氧利用系數
70. 引起胸廓順應性降低的因素是
A. 肺纖維化 B. 肺水腫 C. 肺氣腫 D. 胸膜增厚 E. 消瘦
參考答案:
36.E 37.B 38.C 39.A 40.C 41.E 42.E 43.D 44.E 45.D 46.C 47.A 48.A 49.C 50.C
51.A 52.D 53.E 54.B 55.A 56.D 57.D 58.A 59.B 60.C
61.E 62.E 63.B 64.B 65.D 66.B 67.A 68.E. 69.A 70.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