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3 頁:答案 |
二、A2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小葉性肺炎為化膿性炎,形成小葉性實性病灶,具有上輕下重的特點。病灶中央為細支氣管,管壁上皮脫落,腔內中性粒細胞滲出,周圍肺泡腔內膿性滲出。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鱗狀細胞癌可表現角化、角化珠形成和/或細胞間橋等特征。這些特征隨分化程度而表現不同。在分化良好的腫瘤中該特征表現明顯,而在分化差的腫瘤中僅局部可見。
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肺氣腫,肺過度充氣,使得肺體積增大,掩蓋了心臟,使得它的心濁音界相對縮小。
肝濁音界下降考慮為肺氣腫,呈現肝臟向下移位,
且近日出現頭痛,煩燥不安,昏迷,神經癥狀,所以考慮為肺性腦病。
故答案選E。
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咳痰偶帶血絲是偶帶,慢性支氣管炎可以有這樣的表現,腹水征(+)是肺心病右心衰的表現之一。
肺炎一般不會持續半年咳痰偶帶血絲。肺炎是感染,一般有發熱,題目也沒有提到有發熱。
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早期,氣管、支氣管粘膜上皮細胞的纖毛發生粘連、倒伏、脫失,上皮細胞空泡變性、壞死、增生、鱗狀上皮化生;病程較久而病情又較重者,炎癥擴散至支氣管壁周圍組織。粘膜下層平滑肌束斷裂、萎縮;病變發展至晚期,粘膜萎縮,氣管周圍纖維組織增生,造成管腔的僵硬或塌陷。病變蔓延至細支氣管和肺泡壁,形成肺組織結構的破壞或纖維組織的增生,進而發生阻塞性肺氣腫和間質纖維化。
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小葉性肺炎病理改變:支氣管炎癥是細支氣管,呼吸細支氣管和肺泡的炎癥。細胞從上呼吸道進入肺內,引起細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液體滲出和中性粒細胞滲出,進一步累及呼吸細支氣管和肺泡。病變以肺小葉位單位,呈多發性小葉實變,好發于兩肺下葉,病灶可融合。可因細支氣管不同程度的炎癥阻塞導致小葉性肺氣腫和小葉性肺不張,若有化膿性細胞感染,則可形成小膿腫。
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小葉性肺炎多見于嬰幼兒、老年人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和術后患者。發病時可有高熱、咳嗽、咳泡沫粘液痰,也可有呼吸困難和紫紺,體檢時兩肺有較廣泛的干、濕性羅音。[影像學表現] 小葉性肺炎的X線表現多樣,大多數表現為兩肺野下部中、內帶沿支氣管分布的不規則斑點狀或小片狀致密影,境界較模糊。病變密度不均勻,中心密度較高,多伴有肺紋理增粗。病變可以比較散在且較小,也可集中呈大片融合趨勢,但不局限于一肺段或一肺葉。
8、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大葉性肺炎是由肺炎雙球菌等細菌感染引起的呈大葉性分布的肺部急性炎癥。常見誘因有受涼、勞累或淋雨等。本病多見于青壯年,起病急,多伴有寒戰、高熱。呈急性病容,呼吸頻速,鼻翼扇動,咳嗽,但痰量不多,典型的呈鐵銹色。病變累及胸膜時,可有劇烈胸痛。實驗室檢查,白細胞總數及分葉白細胞數明顯增多。
體檢在充血期時征象不多,可有呼吸音減弱,輕度叩診濁音等;實變期則呈典型的肺炎表現如叩診濁音、語顫增強等;消散期,實變體征逐漸減少,啰音消失。
9、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大葉性肺炎診斷:
1.本病好發于青壯年男性和冬春二季。 2.起病前多有誘因存在,約半數病例先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前驅表現。 3.突然起病寒戰、高熱。 4.咳嗽、胸痛、呼吸急促,鐵銹色痰。重癥患者可伴休克。 5.肺實變體征。重癥患者血壓常降至10.5/6.5KPa(80/50mmHg)以下。 6.血白細胞總數增加,中性粒細胞達0.80以上,核左移,有中毒顆粒。 7.痰涂片可見大量革蘭氏陽性球菌。 8.痰、血培養有肺炎球菌生長。 9.血清學檢查陽性(協同凝集試驗、對流免疫電泳檢測肺炎球菌莢膜多糖抗原)。 10.胸部X線檢查顯示段或葉性均勻一致的大片狀密度增高陰影。 11.血氣分析檢查有PaO2及PaCO2下降,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PaCO2可上升。
三、B
1、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小細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約占肺癌的40%(亦有報道為20%~25%),肉眼多中央型,患者年齡偏輕,惡性度高。早期就有轉移,手術切除常不適宜,但此型對化療及放療敏感。病理組織學:光鏡下癌細胞小呈短梭形或淋巴細胞樣,核深染,胞漿少,形似燕麥,故又叫燕麥細胞癌(oat cell carcinoma)。小細胞癌由支氣管粘膜上皮的嗜銀細胞發生,屬于APUD瘤,電鏡下,癌細胞內可見大量(Kulchitsky cell)神經內分泌顆粒。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肺鱗狀細胞癌主要起源于主支氣管粘膜鱗狀上皮化生。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肺腺癌主要起源于支氣管腺體。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肺細支氣管肺泡細胞癌可起源于Ⅱ型肺泡上皮細胞。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小細胞肺癌多為中央型,常發生于大支氣管,向肺實質浸潤生長,形成巨快。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肺泡細胞癌:起源于支氣管粘膜上皮,又稱為細支氣管肺泡細胞癌或細支氣管肺泡癌,或簡稱肺泡癌。部位在肺野周圍。在各型肺癌中,發病率低,女性比較多見。一般分化程度較高,生長較慢,癌細胞沿細支氣管、肺泡管和肺泡壁生長,而不侵犯肺泡間隔。淋巴和血行轉移發生較晚,但可經支氣管播散到其他肺葉或侵犯胸膜。肺泡細胞癌在X線形態上有結節型和彌漫型兩類,前者可以是單個結節或多個結節;后者形態類似肺炎。病變范圍局限的結節型,手術切除療效較好。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肺腺癌大多起源于較小的支氣管粘膜分泌粘液的上皮細胞,因此大多數腺癌位于肺的周圍部分,呈球形腫塊,靠近胸膜。女性病人較為多見,發病年齡亦較小。腺癌與吸煙無密切關系,一部分病例癌腫發生在肺纖維疤痕病變的基礎上。腺癌在早期一般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往往在胸部X線檢查時發現。癌腫生長較緩慢,但有的病例較早即發生血道轉移,較常在呈現腦轉移癥狀后才發現肺部原發癌腫。
3、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大葉性肺炎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內彌漫性纖維素滲出為主的炎癥。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小葉性肺炎主要由化膿性細菌引起,以肺小葉為病變單位的急性化膿性炎。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肺硅沉著癥簡稱硅肺(亦曾稱矽肺),是因長期吸入含大量游離二氧化硅(SiO2)粉塵微粒而引起的以硅結節形成和肺廣泛纖維化為病變特征的塵肺。硅沉著癥的基本病變是肺及肺門淋巴結內硅結節形成和肺間質彌漫性纖維化。硅結節為境界清晰的圓形、橢圓形結節,直徑2~5mm,灰白色,質堅實,觸之有砂粒感。隨著病變的不斷進展,硅結節逐漸增大或相互融合成團塊狀,中心常因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液化,形成硅肺性空洞。鏡下,硅結節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①細胞性結節,為早期硅結節,由吞噬硅塵的巨噬細胞聚集在局部形成的;②纖維性結節,由纖維母細胞、纖維細胞和膠原纖維組成,纖維組織呈同心圓狀排列;③玻璃樣結節,纖維性結節從中心開始發生玻璃樣變,最終形成典型的硅結節,由呈同心圓狀或漩渦狀排列的、已發生玻璃樣變的膠原纖維構成)。結節中央往往可見內膜增厚的血管。
肉芽腫性炎癥是指炎癥局部以巨噬細胞增生為主,形成境界清楚的結節,是一種特殊的慢性炎癥,分為:(1) 異物肉芽腫:通常是以進入組織內的異物為核心,周圍有巨噬細胞、纖維母細胞、異物巨細胞等包繞,異物一般為木片、縫線、滑石粉、寄生蟲蟲卵等。(2) 感染性肉芽腫:通常由于感染了特殊的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蟲形成有相對診斷意義的特征性肉芽腫。常見的病原體有結核桿菌、傷寒桿菌、梅毒螺旋體、真菌等。
因此結合上述,本題選C。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