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證辨病
根據郁證的臨床表現及病因特點,本證主要見于西醫學的神經衰弱、癔病、焦慮癥等,也可見于更年期綜合征及反應性精神病。當這些疾病以郁證為主要表現時,可參考本節論治。
1.更年期綜合征多發于45~52歲女性,伴有潮熱、出汗、及頭痛、耳鳴、眼花等自主神經紊亂的癥狀,有性激素水平的改變。
2.抑郁癥女性多于男性,表現以心情壓抑,郁悶沮喪,失望,缺乏信心,心理測試、抑郁量表檢查有助于鑒別。
3.癔病又稱歇斯底里癥,表現多樣,起病急驟,常在精神因素刺激下發病,心理測試和人格調查有助于鑒別。
4.反應性精神病發病前半月內有強烈精神刺激因素,癥狀內容與精神刺激因素明顯相關,以妄想、嚴重情緒障礙為主要癥狀,排除病因或改變環境后癥狀迅速緩解。
血證的辨病思路
西醫學中許多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都可歸屬于中醫血證。如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所引起的咯血;循環系統疾病中的二尖瓣狹窄等所引起的咯血;消化系統疾病中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肝硬化、潰瘍性結腸炎等所引起的嘔血、便血;泌尿系統疾病中的急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盂腎炎、腎結核等所引起的尿血;血液系統疾病中的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所引起的皮膚、黏膜和內臟的出血等均可按血證進行辨證論治。
1.支氣管擴張:多發生在幼年;常繼發予麻疹、百日咳后的支氣管炎;慢性反復咳嗽、咯大量膿痰;兩肺下部可聞及固定性濕啰音;支氣管碘油造影可確診。
2.肺結核:常有咳嗽,多于咳或少痰,不同程度的咯血;有低熱、乏力、盜汗等結核全身中毒癥狀;濕啰音多位于肺上部;X線檢查有肺結核特征;結素純蛋白衍生物(PPD)陽性;痰結核菌培養陽性是診斷肺結核的主要依據。
3.二尖瓣狹窄:有呼吸困難,可有咯血甚或咯粉紅色泡沫樣痰;心尖區有隆隆樣舒張期雜音;第一心音亢進和開瓣音;可有肺動脈高壓和右心室增大的心臟體征;X線及心電圖顯示左心房增大;超聲心動圖檢查可確診。
4.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發作有季節性,多發生于秋冬和冬春之交;有慢性周期性節律性上腹痛史;X線鋇餐檢查出現龕影是診斷的可靠依據;胃鏡檢查優于X線鋇餐檢查。
5.肝硬化:有病毒性肝炎、長期飲酒等有關病史;有肝功能減退和門脈高壓的臨床表現;肝功能試驗常有陽性發現;肝活組織檢查見假小葉形成有確診價值。
6.潰瘍性結腸炎:多呈反復發作慢性病程;表現為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X線鋇劑灌腸檢查和結腸鏡檢查有特征性改變。
7.急性腎小球腎炎:于鏈球菌感染或其他細菌感染之后2~3周發病;可有水腫、高血壓及全身表現;有少尿、血尿、蛋白尿等明顯的尿改變;尿沉渣檢查可見多量紅細胞,甚至有紅細胞管型。
8.腎結核:有尿頻、尿急、尿痛,一般抗菌藥治療無效;尿培養結核菌陽性,尿沉渣可找到結核抗酸桿菌;血清結核菌抗體測定陽性;靜脈腎盂造影可發現結核病灶X線征象;部分患者可有肺、睪丸等腎外結核。
9.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廣泛出血累及皮膚黏膜及內臟;多次檢查血小板計數減少;骨髓巨核細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礙;血小板相關抗體(PAIg)及血小板相關補體(PAC-3)陽性;血小板生存時間縮短。
10.過敏性紫癜:發病前1—3周有低熱、咽痛、全身不適或上呼吸道感染史;典型四肢皮膚紫癜,可伴腹痛、關節腫痛和血尿;血小板計數、血小板功能及凝血檢查正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