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陰肺經、腧穴
患者外感風熱,咽喉赤腫疼痛,吞咽困難,咽干,咳嗽。治療應首選( )
A.列缺
B.內庭
C.太溪
D.少商
E.廉泉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少商善于治療咽喉腫痛。
八會穴中的脈會穴是( )
A.陽陵泉
B.懸鐘
C.太淵
D.膻中
E.中脘
參考答案:C
答案解析:脈會太淵。
手陽明大腸經、腧穴
治療滯產,應首選( )
A.合谷
B.太沖
C.足三里
D.血海
E.至陰
參考答案:A
答案解析:合谷治療經閉、滯產等婦產科病證。
關于合谷穴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以治療大腸的疾病見長
B.在第2掌骨尺側的中點處
C.是輸穴
D.是八脈交會穴
E.以治療頭面五官的疾病見長
參考答案:E
答案解析:
合谷 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簡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間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頭痛、目赤腫痛、鼻衄、齒痛、口眼歪斜、耳聾等頭面五官諸疾(面口合谷收);②發熱惡寒等外感病證;③熱病無汗或多汗;④經閉、滯產等婦產科病證;⑤上肢疼痛、不遂;⑥牙拔除術、甲狀腺手術等口面五官及頸部手術針麻常用穴。
有治療膽道蛔蟲作用的穴位是( )
A.合谷
B.扶突
C.巨髎
D.迎香
E.顴髎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迎香【主治】①鼻塞、鼽衄等鼻病;②口歪、面癢等面部病證;③膽道蛔蟲癥。
足陽明胃經、腧穴主治胃腸病、頭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膚病的經脈是( )
A.手陽明大腸經
B.足陽明胃經
C.手太陽小腸經
D.足太陽膀胱經
E.足少陽膽經
參考答案:B
答案解析: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都可以治胃腸病、頭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膚病,但手陽明大腸經主治腸胃病,足陽明胃經主治胃經病,所以選B。
患者牙痛劇烈,伴口臭,口渴,便秘,舌苔黃,脈洪。治療應首選( )
A.風池
B.外關
C.足三里
D.地倉
E.內庭
參考答案:E
答案解析:由題口臭,口渴,便秘,舌苔黃,脈洪可以看出都是實熱之象,以頭面五感牙痛為主,由此可見是胃火及熱,胃經中擅長治療五官熱病的是內庭,所以選E。
A.地倉
B.頰車
C.豐隆
D.內庭
E.足三里
全身強壯要穴是( )
治熱病的腧穴是( )
參考答案:E D
答案解析:地倉 頰車主治:面部病證口角歪斜;豐隆主治:咳嗽、痰多等痰飲病證;內庭主治:齒痛、咽喉腫痛、鼻衄等五官熱性病證;足三里主治:虛勞諸證,保健要穴。所以選擇E、D。
治療胃痛,循經取穴可取( )
A.內關
B.合谷
C.足三里
D.三陰交
E.豐隆
參考答案:C
答案解析:由題可知是治療胃痛的,應選擇足陽明胃經上的穴位;循經取穴說明取的是腧穴的遠治作用,所以位于胃的遠端腧穴是足三里,屬于胃的下合穴,選擇C。
相關推薦:
2020年中西醫助理醫師考試復習資料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