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目四:氣血雙補
八珍湯(《瑞竹堂經驗方》)
【組成藥物】人參 白術 茯苓 當歸 川芎 白芍 熟地黃 炙甘草(生姜 大棗)
【功用】益氣補血。
【主治證候】氣血兩虛證。 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眼花,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食欲減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
【化裁運用】
1.十全大補湯:食少納呆者,酌加砂仁、神曲以消食開胃。神疲氣短,自汗盜汗,四肢不溫,以及婦女崩漏,月經不調,或瘡瘍不斂者,加黃芪、肉桂,以溫補氣血;
2.人參養榮湯: 驚悸健忘,夜寐不安,虛熱自汗,咽干唇燥,形體消瘦.皮膚干枯者,去川芎,可酌加酸棗仁、柏子仁、遠志、橘皮、五味子等以益氣補血,養心安神;
3.泰山磐石散:若屢有墮胎宿疾,或妊娠胎動不安,脈滑無力者,去茯苓,加續斷、黃芪、黃芩、糯米、砂仁等以益氣健脾,養血安胎。
炙甘草湯(又名復脈湯)(《傷寒論》)
【組成藥物】炙甘草 生姜 人參 生地黃 桂枝 阿膠 麥冬 麻仁 大棗 (清酒)
(無芍藥)
【功用】益 氣滋陰,通陽復脈。
【主治證候】
(1)陰血陽氣虛弱,心脈失養證。 脈結代,心動悸,體贏氣短,舌光色淡,少津者。
(2)虛勞肺痿。 干咳無痰,或咯痰不多,痰中帶有血絲,形瘦氣短,虛煩眠差,自汗或盜汗,咽干舌燥,大便難,或虛熱時發,脈虛數。
【配伍意義】
桂枝、生姜、清酒溫通陽氣,流暢血行以復脈。
氣血兩虛證 證候辨識
氣血兩虛:面色無華,心悸怔忡,食少體倦,舌淡,脈虛細
※ ---八珍湯
※ 脈結代,心動悸,舌光色淡,少津;干咳無痰,或痰中帶血,咳吐涎沫,虛煩眠差,咽干舌燥,脈虛數 ---炙甘草湯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