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瘡瘍
第一節 癤
1. 癤:指發生在皮膚淺表部位、范圍較小的急性化膿性疾病。根據病因、癥候不同,又可分有頭癤、無頭癤、螻蛄癤、癤病。相當于西醫的癤、頭皮穿鑿性膿腫、癤病。
2. 臨床特點:突起根淺,腫勢局限,范圍小于 3cm,色紅、灼熱、疼痛,易膿、易潰、易斂。
3. 癤病的概念:好發于項后發際、背、臀部。癤腫數個到數十個,反復發作,纏綿不愈;或在身體各處散發癤腫,一處將愈,他處續發,或間隔數周再發。患消渴病、習慣性便秘或營養不良患者易患本病。
第二節 疔
易于走黃:顏面部癤瘡、紅絲疔、爛疔、疫疔。
(概念: 疔是一種發病迅速,易于變化而危險性較大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多發于顏面和手足等處。根據發病部位和性質不同,分顏面部疔瘡、手足部疔瘡、紅絲疔、爛疔、疫疔等。)
一、顏面疔瘡的特點、辯證、調護、注意事項
1、特點:
(1)發于顏面部
(2)初起有粟米樣膿頭,根腳堅硬,如釘丁之狀。
(3)易發走黃而危及生命。病人可出現延及眼部及其周圍組織的進行性紅腫和硬結,伴有局部壓痛、寒戰、高熱甚至昏迷等,病情十分嚴重,死亡率很高。
2、辨證分型
火毒熾盛證
熱毒蘊結證
熱毒蘊結證
證候:紅腫高突,根腳收束;發熱頭痛;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清熱解毒
方藥:五味消毒飲、黃連解毒湯加減。
火毒熾盛證
證候:瘡形平塌,腫勢散漫,皮色紫暗,焮熱疼痛;伴高熱,頭痛,煩渴,嘔惡、溲赤;舌紅,苔黃膩,脈洪數。
治法:涼血清熱解毒。
方藥:犀角地黃湯、黃連解毒湯、五味消毒飲加減。
3、調護注意事項
有全身癥狀者宜靜養休息,并減少患部活動。
忌內服發散藥。忌灸法,忌早期切開及針挑,忌擠膿,以免疔毒走散入血:
平素不要過食膏粱厚味,患疔后忌食煙酒及辛辣、魚腥發物。
二、手足部疔瘡
1. 手足部疔瘡:手足部療瘡是指發生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膿性疾病。
2. 臨床表現
手足部疔瘡發病部位多有受傷史
1) 蛇眼疔:初起時多局限于指甲一側邊緣的近端,有輕微的紅腫疼痛,2--3天成膿,可在指甲背面透現一點黃色或灰白色,或整個甲身內有膿液。待出膿后即腫退痛除,迅速愈合,嚴重者膿出不暢,甲下潰空或有胬肉突出,甚至指甲脫落。
2) 蛇頭疔:初起指端感覺麻癢而痛,繼而刺痛,灼熱腫脹,色紅不明顯,隨后腫勢逐漸擴大。
3) 蛇肚疔:發于指腹部,整個患指紅腫疼痛,呈圓柱狀,形似小紅蘿卜,關節輕度屈曲,不能伸展。
4) 托盤疔:初起整個手掌腫脹高突,失去正常的掌心凹陷或稍凸出,手背腫勢通常更為明顯。
5) 足底疔:初起足底部疼痛,不能著地,按之堅硬。3~5日有啄痛,修去老皮后,可見到白色膿點。
關注"考試吧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考試吧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