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 補氣藥 |
第 2 頁:第二節 補陽藥 |
第 3 頁:第三節 補血藥 |
第二節 補陽藥
◆性能特點:
◇性味:甘、辛、咸,溫、熱
◇歸經:腎
◆功效應用:
◇補腎助陽:腎陽虛
●腎陽不足:畏寒肢冷、腰膝酸軟
性欲淡漠、陽萎早泄
宮冷不孕、遺尿尿頻
●肝腎不足、精血虧虛:
眩暈耳鳴、須發早白
筋骨痿軟、發育不良
鹵門不合、齒遲行遲
●肺腎兩虛、腎不納氣:虛喘
●脾腎陽虛:水腫,脘腹冷痛、黎明泄瀉
●下元虛寒、沖任不固:崩漏、帶下
◆運用配伍:
◇常配溫里、補益脾肺、補肝腎、益精血藥
◆使用注意:
◇藥性溫燥,助火傷陰,陰虛火旺忌用
鹿茸
鹿茸:甘、咸,溫。歸腎、肝經
◆補腎陽、益精血要藥:腎陽虛衰、精血不足
◇峻補之品,陽虛重證
◆強筋骨:腎虛骨弱,腰膝無力,小兒五遲
◆調沖任:沖任虛寒,崩漏、帶下
◆托瘡毒:瘡瘍久潰不斂、陰疽內陷不起
◆注:◇研末吞服,1~2g;文火另煎
◇小量緩增,忌驟用大量,免陽升風動、傷陰動血
◇忌用:陰虛陽亢、血分有熱、胃火熾盛、肺有痰熱、外感熱病
◆品種:
◇鹿角:骨化的角
●咸,溫。歸肝、腎經 ●功似鹿茸而力薄,鹿茸代用品 ●兼活血散瘀
◇鹿角膠:鹿角熬成的膠
●甘、咸,溫。歸肝、腎經 ●功不及鹿茸峻猛,較鹿角為佳 ●兼止血
◇鹿角霜:鹿角熬膠殘渣
●咸,溫,歸肝、腎經
●功似鹿角而力弱
●兼收斂、澀精、止血
淫羊藿、巴戟天
淫羊藿:辛、甘,溫。歸腎、肝經。
巴戟天:辛、甘,微溫。歸腎、肝經。
◆共同點:
◇補腎陽:腎陽不足,陽痿尿頻,腰膝無力
◇祛風濕、強筋骨:風濕日久,腰膝酸痛、痿軟無力
◆不同點:
◇淫羊藿:補陽力強,性溫燥烈
◇巴戟天:補陽力遜,甘潤不燥
兼益精血:下元虛冷、精血虧虛,少腹冷痛、月經不調
杜仲、續斷
杜仲:甘,溫。歸肝、腎經。
續斷:苦、辛,微溫。歸肝、腎經。
◆共同點:
◇補肝腎、強筋骨:腎虛陽痿、遺精遺尿腎虛腰痛、寒濕痹痛
◇安胎:胎動不安、習慣墮胎
◆不同點:
◇杜仲:力強,腎虛腰痛要藥
◇續斷:力弱
●療傷續折,兼活血:跌打損傷、筋傷骨折
●止血:沖任不固,崩漏下血
肉蓯蓉、鎖陽
肉蓯蓉:甘、咸,溫。歸腎、大腸經。
鎖陽:甘,溫。歸肝、腎、大腸經。
◆共同點:
◇補腎陽、益精血:腎陽不足、精血虧虛,陽痿早泄、宮冷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無力
◇潤腸通便:腸燥便秘
◆不同點:
◇肉蓯蓉:力從容平和,補腎陽、益精血良藥
◇鎖陽:兼潤燥養筋,宜腰膝痿軟、筋骨無力
補骨脂、益智仁
補骨脂:苦、辛,溫。歸腎、脾經。
益智仁:辛,溫。歸腎、脾經。
◆共同點:
◇補腎助陽、固精縮尿:腎陽不足,遺精滑精、遺尿尿頻
◇溫脾止瀉:脾腎陽虛,五更泄瀉
◆不同點:
◇補骨脂:助陽力強,功偏于腎,善補腎壯陽
宜腎陽不足,腰膝冷痛、陽痿
●納氣平喘:腎不納氣,虛喘
◇益智仁:助陽力弱,功偏于脾,善溫脾開胃攝唾,
宜中焦虛寒,食少多唾、口涎自流、腹中冷痛
菟絲子、沙苑子
菟絲子:辛、甘,平。歸腎、肝、脾經。
沙苑子:甘,溫。歸肝、腎經。
◆共同點:
◇補腎助陽、固精縮尿:腎虛腰痛、陽萎不孕、遺精滑精、遺尿尿頻、白帶過多
◇養肝明目:肝腎不足,目暗昏花
◆不同點:
◇菟絲子:性平不燥,又益陰,平補陰陽良藥 ○腎虛消渴
●止瀉:脾腎陽虛,五更泄瀉
●安胎:肝腎不足,胎動不安、胎漏下血
◇沙苑子:補益力弱,固澀力強
善固精縮尿止帶
紫河車、蛤蚧、核桃仁、冬蟲夏草
紫河車:甘、咸,溫。歸肺、肝、腎經
蛤蚧:咸,平。歸肺、腎經。
冬蟲夏草:甘,溫。歸腎、肺經。
核桃仁:甘,溫。歸腎、肺、大腸經。
◆共同點:
◇補肺腎、定喘嗽:肺腎兩虛、腎不納氣,虛喘勞嗽
◇補助腎陽:腎陽不足,陽痿遺精、腰膝酸痛
◆不同點:
◇紫河車:益精血,宜腎陽不足、精血虧虛
●益氣養血:氣血不足
◇蛤蚧:肺腎虛喘要藥
益精血,宜腎陽不足、精血虧虛
◇冬蟲夏草:平補陰陽
●止血化痰:肺陰不足、勞嗽痰血
●補虛扶弱:病后體虛不復、自汗畏寒
◇核桃仁:補益力緩
●潤腸通便:津虧腸燥便秘
●注:
○定喘:連皮
○潤腸:去皮
仙茅、胡蘆巴、韭菜子、陽起石、紫石英、
海狗腎、海馬、哈蟆油、羊紅膻
◆共同點:◇補腎助陽:腎陽虛
◆不同點:
◇仙茅:祛寒除濕
◇胡蘆巴:散寒止痛
◇韭菜子:溫補肝腎、強筋壯骨
◇陽起石:強陽起痿
◇紫石英:鎮心安神,溫肺平喘
◇海狗腎、黃狗腎:益精補髓
◇海馬:調氣活血
◇哈蟆油:補腎益精,養陰潤肺
◇羊紅膻:活血化瘀,養心安神,溫肺散寒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