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負債
(一)流動負債
1.應付賬款
(1)如果存在現金折扣,則入賬金額按總價法確認,將來因早交款而享有的現金折扣計入付款當期的“財務費用”。
(2)無法償付或無需支付的應付賬款的會計處理:
借:應付賬款
貸:營業外收入
2.預收賬款
(1)“預收賬款”的雙重性。
企業在收到預收款項時,先列入“預收賬款”的貸方,此時該項目表現為一項負債;等到企業發出商品時,按總的價稅款列入“預收賬款”的借方,由于預收款會小于實際價稅款,在企業發出商品后“預收賬款”的余額一般為借方,其本質為應收的性質,等同于“應收賬款”。在期末列報時,如果截止期末“預收賬款”為借方余額則應列入應收賬款項,如為貸方余額則列入預收賬款項。如果企業在預收賬款業務不多時,可用“應收賬款”來代替,其列報方式等同。
(2)“預收賬款”的列報方法
根據“應收賬款”和“預收賬款”明細賬的借方余額記入“應收賬款”項,而根據明細賬的貸方余額記入“預收賬款”項。
3.應付職工薪酬
(1)職工薪酬的內容
①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
②職工福利費;
③社會保險費,即五險:醫療保險金、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工傷保險金和生育保險金。
④住房公積金;
⑤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
⑥非貨幣性福利;
⑦辭退福利;
⑧其他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如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以權益工具結算的股份支付。
(2)職工薪酬確認的原則
借:生產成本(一線工人薪酬)
制造費用(生產管理人員薪酬)
管理費用(行政人員薪酬)
銷售費用(銷售人員薪酬)
研發支出(從事研發人員的薪酬)
在建工程(從事工程建設人員的薪酬)
貸:應付職工薪酬
(3)職工薪酬的確認和計量
1)貨幣性職工薪酬
2)非貨幣性職工薪酬
①企業以其自產產品作為非貨幣性福利發放給職工的,應當根據受益對象,按照該產品的公允價值,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同時確認應付職工薪酬。
②企業將擁有的房屋等資產無償提供給職工使用的,應當根據受益對象,將該住房每期應計提的折舊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同時確認應付職工薪酬。租賃住房等資產供職工無償使用的,應當根據受益對象,將每期應付的租金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并確認應付職工薪酬。
③難以認定受益對象的非貨幣性福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和應付職工薪酬。
3)向職工提供企業支付了補貼的商品或服務
①如果合同規定職工在取得住房等商品或服務后至少應提供服務的年限,企業應將出售商品或服務的價格與其成本間的差額,作為長期待攤費用處理,在合同規定的服務年限內平均攤銷,根據受益對象分別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
②如果合同沒有規定職工在取得住房等商品或服務后至少應提供服務的年限,企業應將出售商品或服務的價格與其成本間的差額,作為對職工過去提供服務的一種補償,直接計入向職工出售商品或服務當期的損益。
4)辭退福利的會計處理
借: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