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實際執行的重要性(P109)
(一)實際執行的重要性含義
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冊會計師確定的低于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的一個或多個金額,旨在將未更正和未發現錯報的匯總數超過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適當的低水平。
如果適用,實際執行的重要性還指注冊會計師確定的低于特定類別的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一個或多個金額。
(二)確定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應考慮因素
1.對被審計單位的了解(這些了解在實施風險評估程序的過程中得到更新);
2.前期審計工作中識別出的錯報的性質和范圍;
3.根據前期識別出的錯報對本期錯報作出的預期。
(三)實際執行的重要性水平的經驗值
經驗值 | 情形 |
1.接近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50%的情況 | (1)非連續審計 (2)以前年度審計調整較多 (3)項目總體風險較高(如處于高風險行業經常面臨較大市場壓力,首次承接的審計項目或者需要出具特殊目的報告等) |
2.接近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75%的情況 | (1)連續審計,以前年度審計調整較少 (2)項目總體風險較低(如處于低風險行業市場壓力較小) |
(四)計劃的重要性與實際執行的重要性之間的關系
圖6-3 實際執行的重要性
審計過程中修改重要性水平(P109)
1.基本要求
注冊會計師可能需要修改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和特定類別的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
2.重要性水平修改的原因
(1)審計過程中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例如,被審計單位決定處置被審計單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獲取新信息;
(3)通過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經營的了解發生變化。
評價審計過程中識別出的錯報(P110)
【相關鏈接】
根據CSA第1101號第十條:錯報,是指某一財務報表項目的金額、分類、列報或披露,與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應當列示的金額、分類、列報或披露之間存在的差異。錯報可能是由于錯誤或舞弊導致的。
當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編制并實現公允反映發表審計意見時,錯報還包括根據注冊會計師的判斷,為使財務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實現公允反映,需要對金額、分類、列報或披露作出的必要調整。
(一)錯報的定義
錯報是指某一財務報表項目的金額、分類、列報或披露,與按照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應當列示的金額、分類、列報或披露之間存在的差異。
(二)導致錯報發生的事項
1.收集或處理用以編制財務報表的數據時出現錯誤;
2.遺漏某項金額或披露;
3.由于疏忽或明顯誤解有關事實導致作出不正確的會計估計;
4.注冊會計師認為管理層對會計估計作出不合理的判斷或對會計政策作出不恰當的選擇和運用。
(三)明顯微小錯報1.明顯微小錯報含義
注冊會計師可能將低于某一金額的錯報界定為明顯微小的錯報。
2.明顯微小錯報不需要累積
注冊會計師認為明顯微小錯報的匯總數明顯不會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對這類錯報不需要累積。
3.“明顯微小錯報”不等同于“不重大錯報” 明顯微小錯報的金額的數量級,無論單獨或者匯總起來,無論從規模、性質或其發生的環境來看都是明顯微不足道的。
4.明顯微小錯報可能是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水平5%,一般不超過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的10%。
(四)累積識別出的錯報 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需要累積識別出的錯報,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情形:
序號 | 識別出的錯報 | 具體情形 |
1 | 事實錯報 | (1)被審計單位收集和處理數據的錯誤 (2)對事實的忽略或誤解 (3)故意舞弊行為 |
2 | 判斷錯報 | (1)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會計估計值的判斷差異 (2)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選擇和運用會計政策的判斷差異,由于注冊會計師認為管理層選用會計政策造成錯報,管理層卻認為選用會計政策適當,導致出現判斷差異 |
3 | 推斷錯報 | (1)通過測試樣本估計出的總體的錯報減去在測試中發現的已經識別的具體錯報 (2)通過實質性分析程序推斷出的估計錯報 |
(五)對審計過程識別出的錯報的考慮
1.錯報可能不會孤立發生,一項錯報的發生還可能表明存在其他錯報;
2.抽樣風險和非抽樣風險可能導致某些錯報未被發現
審計過程中累積錯報的匯總數接近確定的重要性,則表明存在比可接受的低風險水平更大的風險,即可能未被發現的錯報連同審計過程中累積錯報的匯總數,可能超過重要性。
3.注冊會計師可能要求管理層檢查某類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以使管理層了解注冊會計師識別出的錯報的發生原因,并要求管理層采取措施以確定這些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實際發生錯報的金額,以及對財務報表作出適當的調整。
【例題10·多選題】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甲公司2010年度財務報表。在評價未更正錯報的影響時,下列說法中,A注冊會計師認為正確的有(BD )。(2011年)
A.未更正錯報的金額不得超過明顯微小錯報的臨界值
B.A注冊會計師應當從金額和性質兩方面確定未更正錯報是否重大
C.A注冊會計師應當要求甲公司更正未更正錯報
D.A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與以前期間相關的未更正錯報對相關類別的交易、賬戶余額或披露以及財務報表整體的影響
【解析】選項A不恰當。無論從規模、性質或其發生的環境來看,明顯微小錯報都是明顯微不足道的,注冊會計師在評價未更正錯報影響時不需要考慮明顯微小錯報。選項C不恰當。未更正錯報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累積識別的提請被審計單位調整但是被審計單位已經拒絕調整的錯報。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