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模擬考試 考友錄 實用文檔 求職招聘 論文下載 | ||
![]() |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訓 | 在職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法律碩士 | MBA考試 MPA考試 | 中科院 |
|
![]() |
四六級 | 職稱英語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托福 | 雅思 | 專四專八 | 口譯筆譯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申碩英語 | 攻碩英語 | 職稱日語 | 日語學習 | 法語 | 德語 | 韓語 |
|
![]() |
計算機等級考試 | 軟件水平考試 | 職稱計算機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華為認證 | Java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期貨從業資格 | 司法考試 | 法律顧問 | 導游資格 報檢員 | 教師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外銷員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人力資源 | 管理咨詢師考試 | 秘書資格 | 心理咨詢師考試 | 出版專業資格 | 廣告師職業水平 駕駛員 | 網絡編輯 |
|
![]() |
衛生資格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執業護士 | |
![]() |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會計證) | 經濟師 | 會計職稱 | 注冊會計師 | 審計師 | 注冊稅務師 注冊資產評估師 | 高級會計師 | ACCA | 統計師 | 精算師 | 理財規劃師 | 國際內審師 |
|
![]() |
一級建造師 | 二級建造師 | 造價工程師 | 造價員 | 咨詢工程師 | 監理工程師 | 安全工程師 質量工程師 | 物業管理師 | 招標師 | 結構工程師 | 建筑師 | 房地產估價師 | 土地估價師 | 巖土師 設備監理師 | 房地產經紀人 | 投資項目管理師 | 土地登記代理人 | 環境影響評價師 | 環保工程師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公路造價師 | 安全評價師 | 電氣工程師 | 注冊測繪師 | 注冊計量師 |
|
![]() |
繽紛校園 | 實用文檔 | 英語學習 | 作文大全 | 求職招聘 | 論文下載 | 訪談 | 游戲 |
這一章和企業所得稅有密切的聯系,和個人所得稅也有很多相關的內容。關鍵原因,外商企業所得稅是在企業所得稅的基礎上給予外商的特別照顧性稅法,其中包含很多關于“三外”的優惠,其居民性和非居民性的區分在個人所得稅中也有體現,只是區分方法不同而已。
如果已經將企業所得稅的各個重點內容掌握了,我相信在學習這章時不會那么吃力了,而且還可以作到前后對比,加深企業所得稅的相關考點的記憶。因此在學習這章的時候注意特別的優惠規定外,更關鍵的還要放在和企業所得稅的比較上來。另外要很好的理解這一章的內容,更為學習下章個人所得稅打好了一個居民性納稅的理念基礎。大家共同努力,爭取在7月份完成稅法的分章復習,從下個月開始,我就要陸續對一些關鍵性問題進行比較性總結了。
1、居民性與非居民性的區分方法問題。外商投資企業(以下簡稱外資)全部屬于居民性納稅義務人,即對于其在全球的收入要履行納稅義務。外國企業(以下簡稱外企)要區分是否在境內設立機構和場所。如果是的話,要對其相關的所有收入納稅。如果不是,則僅對境內相關收入納稅。注意這里的相關指的是和境內機構和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收入。但要注意與境內機構場所無實際聯系的咨詢收入視同有實際聯系納稅,下面將會做專題總結。
2、機構場所的相關問題。機構場所中有一種叫做營業代理人。要特別注意一下,滿足三個“經常”的,可作為營業代理人來看,即可作為在境內有機構場所來對待。這三個經常是1)經常代理購買貨物2)經常儲存貨物轉交購貨方3)經常代理銷售貨物
3、稅率的問題。這個問題暫時不考慮減免稅,因為下面要做專題總結,這里只想區分一下居民和非居民的基本稅率問題,境內無機構場所的外國企業在境內取得的收入實行10%的預提稅率。其他情況適用30%的企業所得稅和地方所得稅。這里境內無機構場所的外國企業在計算所得稅時建議不要考慮3%的地方所得稅了。
4、計稅依據問題。境內無機構場所的外國企業的預提所得稅計稅依據按照外國企業“實際”收到的總收入計算。注意這里要扣除代理人或購買人代扣代繳的相關稅費,不能扣除回扣等。注意先算代扣代繳的流轉稅,這里僅指營業稅,至于是否交納增值稅按照增值稅規定處理,因為其為價外稅,所以在這里不要考慮增值稅問題,而且境內無機構場所的情況下一般無法發生增值稅應稅貨物銷售或應稅勞務。
例:某外國企業1999年取得境內特許權使用費收入100萬,2002年取得股息收入200萬元。其在境內無機構場所。試分別計算兩年境內企業應代扣代繳的所得稅。
解答: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應該交納營業稅,股息收入不用交納營業稅,而且這里要注意在2000年前的預提所得稅稅率為20%,之后為10%,注意考題考察這里是有根據的,因為在第一章提到的實體法從舊,程序法從新的原則。
1999年境內企業應代扣代繳所得稅為100*(1-5%)*20% 2002年境內企業應代扣代繳所得稅為100*10%
對于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的所得稅計稅依據,和企業所得稅中的計算方法是一致的,即用收入總額扣除可扣除的費用成本,以及免稅收入后按照適用稅率計算所得稅。或者用利潤總額進行調整,調增不可扣除費用成本,調減可扣除的收入,這里也和企業所得稅一樣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下面將會對部分費用收入的扣除減少情況做進一步的總結。
但在這里要注意一個情況,即境內有機構場所的外國企業在境外與其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是要交納企業所得稅的,而且其在境外交納的所得稅可作為費用直接扣除,注意這里是據實扣除,不考慮限額問題。這里和外商投資企業的境外已納稅款的扣除是不一樣的,而且一定要注意境外已納稅款的境內扣除是僅適用于外商投資企業的。
例:某外國企業A在境內有營業代理人B。其在境內發生了外商投資企業分回投資利潤100萬,利息收入120萬,金融債券利息收入100萬,國債利息收入10萬,國債轉讓收入10萬,特許權使用費收入200萬,B在美國開設了一投資企業分回所得為300萬人民幣,已在境外納稅120萬。B在境內發生管理費50萬元,其中上繳境外企業管理費20萬,境內無服務機構管理費10萬,境內提供勞務機構管理費10萬,境內關聯企業管理費10萬,交際應酬費10萬,廣告費10萬,工資薪金20萬,計提職工福利費3.5萬元,實際發生3萬元,對外商投資發生借款利息支出20萬,對美國投資企業發生投資借款利息支出10萬,計提工會經費0。4萬,但本企業有工會組織但未取得工會繳款收據,計提職工教育經費1萬元,通過社會團體的公益救濟性捐贈100萬,資助關聯高校科研機構20萬元科研費用。計算該外國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營業代理人在經濟特區,屬于投資性公司)
解答:營業代理人視同在境內的機構場所,由于在特區,按照規定應交納15%的企業所得稅和3%的地方所得稅。外國投資者投資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資收益是免稅的。
1)境內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應交納營業稅200*5%=10萬
2)無服務機構的管理費不得扣除,境內關聯企業的管理費不得扣除,可扣除管理費用=50-10-10=30萬
3)工資薪金支出可全額扣除,其職工福利費不得計提,可按14%的比例范圍內按照據實發生額來扣除,扣除限額=20*14%=2。8萬,實際發生3萬元,因此可扣除的職工福利費=2。8萬,
職工教育經費可扣除20*1。5%=0。3萬元,實際發生1萬元,按照0。3萬來扣除。工會經費未取得工會收據,不得扣除。
4)外商投資企業分回投資收益免稅,但其相關支出不得扣除,或者可以看作其投資利息屬于資本利息不得扣除
5)境外交納的所得稅款可據實作為費用扣除。境外收入可扣除所得稅=120萬
6)廣告費可據實扣除,可扣除廣告費=10萬
7)交際應酬費可按照勞務收入一定比例扣除,收入=100+120+200+300=820萬
可扣除交際應酬費=500*1%+320*0。5%=6.6萬元,實際發生交際應酬費10萬,按照6.6萬元扣除
8)美國投資企業的投資利息支出不能在本企業扣除。即便是本企業發生的,也是資本性的利息支出,或者理解為投資發生的借款利息不得扣除。
8)公益救濟性捐贈可全額扣除,境內關聯企業資助不得扣除,可扣除捐贈=100萬元
其收入中外商投資企業分回利潤免稅,國債利息收入免稅,國債轉讓收入不免,金融債券利息不免。
應納稅所得額=120+90+200+300-120-10-30-20-2.8-0.3-10-6.6-100
應交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15%
應交地方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3%
5)管理費問題。這里建議和企業所得稅進行對比,企業所得稅中僅對上交總機構的管理費按照總收入的2%來扣除,而外資和外企所得稅中可對上交總機構和提供了實際服務的機構的管理費據實扣除,這里要注意一下,參考上面的例題。
6)投資借款問題。企業所得稅中投資的借款利息可按規定扣除。而外資和外企所得稅中是不得扣除的,這里的企業所得稅的規定是今年的新增內容,要注意一下。參考上面的例題。
注意外資和外企所得稅中凡是資本的利息支出是均不得扣除的。
7)企業所得稅扣除問題。這里要注意外資和外企交納的企業所得稅只有一種情況可作為費用扣除,即境內有機構場所在境外有實際聯系的收入在境外交納的所得稅可以據實扣除。這里注意一下,參考上面的例題。
8)從事信貸,租賃業務的企業問題。其壞帳準備可按照應收帳款和應收票據等應收款項的3%,或者按照放款余額的3%扣除。這里要和企業所得稅比較一下,企業所得稅的壞帳準備可按照會計制度規定的應收帳款和其他應收款但不包括應收票據的0。5%扣除,但是非購銷活動的往來款項不得提取壞帳準備。其相同點是關聯企業的往來不得提取壞帳準備。
9)融資租賃問題。外國租賃企業向我國公司融資租賃設備,其收入應減除設備價款,計算時別忘記了,其剩下部分中包含的貸款利息,只要能提供貸款利息證明此利息不高于銀行利息,在預提所得稅的計稅依據中可扣除這部分的費用,注意這里是個優惠規定,一般情況下是不得扣除任何費用的。當然這個任何費用不包括境內企業代扣代繳的營業稅了。
10)投資免稅問題。從事投資業務的外資或者外企對于境內投資所得都是免稅的,注意將利潤和股息,利息區分一下,取得的股息和利息所得是要征收所得稅的。并不是說外國投資者從外商投資企業分得的利息是免稅的,這是不全面的,應該包括所有國內企業。這里一直有爭議,不過大家看看書中的征稅范圍所說的利潤后面有個括號寫的是股息,說明了我的觀點。這里是和企業所得稅的一個重大區別,在企業所得稅中存在投資收益補稅的問題,而在外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不存在,因為本身免稅。多多看書理解一下吧。但這里要注意從境外分回的投資利潤情況,將在下一點總結。注意兩者的分別和比較記憶。
11)境外投資問題。對于外商投資企業來說,境外投資所得要交納所得稅,因此存在一個境外已納稅款扣除的問題,這里和企業所得稅是一樣的。但外國企業境內無機構場所的,境外投資分回利潤不屬于外資和外企所得稅征收范圍。而外國企業在境內有機構和場所在境外有實際聯系的投資收益是要交納企業所得稅的,但這里不存在境外已納稅款扣除限額問題,因為此規定僅適用于外商投資企業,而是把境外所得稅作為費用扣除,重新拿出來大家注意一下。還要注意的是要有實際聯系,不然就不納稅了。
12)境外已納稅款的扣除問題。和企業所得稅是一樣的處理。企業所得稅會處理了,這里就會處理了。僅適用于外商投資企業。
13)再投資退稅問題,這里也是和企業所得稅的重要區別之一。企業所得稅不存在這個問題。再投資退稅可以分為自己的稅后利潤和分回的稅后利潤再投資。其中自己的稅后利潤包括按照董事會規定以稅后利潤提取的公積金。這里重點理解注意以下情況
(1)其中用于本企業增資的,不管本企業是否是先進生產企業還是出口產品企業,均只退40%,5年內撤回增資的,繳回全部退稅。
(2)用于擴建本企業,本企業為先進生產企業或者產品出口企業的,退回100%,除此外退回40%,但這里要注意如果是擴建先進生產企業或者產品出口企業的,再投資之日起三年內均未達到產品出口企業,即有一年未達到的,或者三年內撤消先進生產企業稱號的,繳回退稅的60%。其他情況只看是否在5年內撤資,如果是的話就繳回全額退稅款。
(3)用于舉辦即興建其他企業的再投資,如果興辦的企業為先進生產企業或者產品出口企業,即可退回100%,如果不是,可退回40%。興辦的先進生產企業三年內撤消的,繳回60%退稅,興辦的產品出口企業三年內有一年沒有達到標準的,繳回60%,其他情況只看是否在5年內撤資,如果是的話就繳回退稅。
(4)以上只是分開總結了書中所說的生產經營之日起三年內,指的是興辦的情況,而再投資之日起三年內,指的是擴建情況,注意理解。
(5)再投資于購買股票的,不適用。
(6)再投資限額問題。累計再投資的限額實際上是限定了只能以稅后利潤來再投資。如果是再投資于外商投資企業,其限額計算公式計算出來的正是從外商投資企業分回的利潤。
(7)海南問題。只要是從海南分回的利潤再投資于海南基礎建設項目和農業開發的,經營期超過5年,可以全額退稅,建議這一點聯系稅收優惠單獨記憶。
14)購買國產設備投資抵免。具體計算方法和企業所得稅中技術改造購買國產設備投資是相同的,也有不同點,注意以下問題:
(1)投資當年開始抵免
(2)均用比購買前一年的新增所得稅中抵免
(3)外商購買國產設備投資是可以退增值稅的。但設備價款不包括退稅部分和安裝調試費用。僅以計稅價格為準。
(4)購買當年的查補稅款,不得作為新增所得稅部分。前一年度的查補稅款,要計入基數。這里所謂的查補稅款僅指企業所得稅。
(5)注意是企業所得稅的抵免,跟地方所得稅沒有關系的啊。不要按照33%計算再扣除,是不對的。
(6)購買前一年度虧損或免稅,按0計算。購買當年虧損或免稅,在購買當年以后4年內抵免,不管購買當年是否抵免,都要作為一年,因此要在以后4年而不是5年內抵免。
15)分成確認收入問題。合作者分得產品,即確定收入。企業所得稅中房地產開發商采取分成方式的,本身分得產品時確認收入。這里是個小小的區別。
16)企業所得稅中應債權人問題無法支付的應付未付款,作為收入計算所得稅。沒有具體規定,而外資和外企所得稅中債權人兩年內未要求償還的應付未付款,即作為收入確認,有具體的規定。
17)外商與中國合作發行電影,境內收入征收稅款,但外商在境外發行的電影收入不征稅。
18)不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經營,經申請可作為中外合作企業征收,但未申請的,其外方取得的收入按照在境內有機構場所的所得來計算。這里注意一下就好了
19)公司集團重組,外國企業將其持有的中國境內股權,外商企業將其持有的境內境外股權,轉讓給直接間接擁有或者直接或間接被第三方擁有100%股權的企業,可按成本轉讓,不征收所得稅。
20)會員費問題。交多少征多少,可以分5年分攤收入,退多少減多少,在退回當期扣除。
21)咨詢收入問題。
(1)外商投資企業獨立提供的,全額征稅
(2)外國企業獨立提供的給境內客戶的,境內要交納的收入部分不得少于總收入的60%,這里要注意境內無機構的話,僅對境內部分交納所得稅。境內有機構,不管有沒有實際聯系,均視同有實際聯系來征稅,即不征收預提所得稅。當然,境內機構在境外的咨詢收入,按規定征收所得稅。
(3)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共同提供境內客戶咨詢勞務的,先按比例分,但分給外商投資企業的比例不得少于60%,當然,如果是提供給境外客戶咨詢勞務的,按實際比例分,外商部分交納所得稅,外國企業要看是否有機構,無機構的不納,有機構的無實際聯系的不納,有機構有實際聯系的按規定交納。這里要充分理解教材的規定并能靈活運用。注意客觀題
(4)外國企業派人來華提供的咨詢服務,境內發生的部分不得低于50%。這里是指境內無機構的情況,即應納稅的收入不得低于50%,當然,延伸一下,境內有機構的話,境內境外有實際聯系的收入都要交納所得稅,就不存在50%的規定了。
22、房地產業務的外資外企,委托境外企業銷售,按照境外企業實際銷售收入而不是合同約定價格交納所得稅。其相關費用不得超過銷售收入的10%。這里注意費用扣除的調整問題。
23、交際應酬費問題。和企業所得稅不一樣的是,企業所得稅的業務招待費僅就銷售凈收入來按規定扣除。其中租賃收入等不能計提業務招待費。可外資和外企的所有收入都可以計提,只是要分清是貨物銷售收入還是勞務收入或投資業務收入等,按照規定的比例計提,這里要切切注意了。如果劃分不清的話就按照行業來確定了,即主營貨物銷售,按照銷售收入規定確定,主營業務收入,按照業務收入比例確定。但收入都可以作為計提依據,相對于企業所得稅就沒那么復雜了,但一定要注意比例確定的問題。
24、工資薪金問題,可以據實扣除,注意和企業所得稅的比較,但這里要注意其職工福利費不能預提,只能在工資支出的14%范圍內據實扣除,這里是和企業所得稅的重大差別,請注意了。參照上面的例題。
25、捐贈問題。公益救濟性捐贈可以全額扣除。和企業所得稅比較一下吧。
26、關聯方問題。這里和企業所得稅的理念基本相同。即關聯方的往來不能計提準備。支付關聯方的管理費不得扣除。而且如果價格明顯不公允的, 稅務部門按照1)同類購銷業務2)再銷售給無關聯企業價格3)合理成本費用利潤率來確定銷售收入。這里要注意幾個和企業所得稅不相同的問題:
(1)從關聯方的借款問題。企業所得稅中有個注冊資本50%的限制,在外資和外企所得稅中沒有。只要符合同類銀行同期貸款利息,可以稅前扣除。但外資和外企中還有個低利息同意的問題,只要了解一下就好了。
(2)外資外企中還有個定價調整的問題。即如果購買價格過高,而購買方沒有按照規定作調整的,銷售方取得的超過非關聯企業購銷業務中規定的銷售價格收入的部分,視同股息分配收入,不享受免稅規定,要交納所得稅。
27)資產處理問題。固定資產折舊的殘值不得低于10%,企業所得稅中規定的5%以內自行確定。注意比較。最重要的是一個重組資產評估增值的問題。這里和企業所得稅是有本質的區別的。在企業所得稅中,企業改組為股份制公司發生的資產評估增值,不確認收入,可以計提折舊,但折舊不得扣除。相應做逐年調整或據實調整。而外資和外企所得稅中外商投資企業改組發生的評估增值如果增值部分交納了所得稅的,改組后的企業可按資產的評估價格入帳,即按評估價格折舊。但如果沒有對增值部分交納所得稅的話,改組后的企業只能按照募集股份或增發股票的處理,按照帳面價值入帳而不能按照評估價值入帳,即不能按照評估價值計提折舊,就涉及到了對以后年度折舊的影響。
28)征收管理問題。
按年計算,分期交納,這里和企業所得稅的規定一致,但企業所得稅是在年末4個月內匯算清繳,而外資外企是在年末5個月內匯算清繳。這里是個重要的不同點。年末4個月內申報納稅,但有特殊情況的,可延長一個月,注意一下企業所得稅沒有這個規定。而且企業所得稅中的分支機構是在年末45日內申報,人壽保險企業在年末6個月內申報,注意一下比較。
29)稅收優惠問題。本章的重點,不學好的話,整個題目有可能全盤皆錯。一定要注意總結。這里為大家做個簡單的總結,以供參考。
一、一般優惠(地區性優惠):
(1)特區的企業不分是否為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均按15%交納企業所得稅。經濟開發區和上海浦東新區的生產形外商投資企業按照15%交納。這里有個生產形企業的限定。
(2)沿海開放區的生產型企業按照24%交納,注意書中的那個逗號,不是指沿海開放區的老市區。經濟特區和經濟開發區的老市區生產性企業按照24%交納。
一、特殊優惠(不分地區的行業性優惠)
(1)能源,交通,港口、碼頭基礎建設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均可按照15%稅率計算。
(2)“兩個密集型”生產性企業均按照15%稅率計算
(3)外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外國投資者投入資本或總行劃撥營運資本超過1000萬美金,經營期10年以上的。按照15%的稅率計算。
(4)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高新技術企業和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實驗區的新技術企業按照15%計算
三、完全免征項目
(1)國際金融組織給中國政府和中國國家銀行的貸款利息所得,免征
(2)外國銀行按照優惠利率給中國國家銀行的貸款利息所得,免征
(3)中國企業進口設備,外國國家銀行給予的賣方信貸中中國企業按照國內利率即買方信貸利率付款導致的延期付款的利息。(書中的話有點不好理解,因此用自己的話展開了)。
(4)在農業等行業提供專有技術取得的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10%征收,還可以免征。這個地方比較靈活,估計考試可能不會考。
四、一免兩減半(注意和企業所得稅“經營年度”比較,外資外企減免優惠其開始年度均為“獲利年度”以下不再熬述)
(1)經濟特區的服務性企業,經營期10年以上,外商投資額超過500美金的,從獲利年度起,一免兩減半。
(2)外資銀行適用15%稅率的情況,一免兩減半。具體看上面的規定。
五、兩免三減半
(1)經營期10年的生產性企業,兩免三減半。注意這里生產性企業的范圍。不包括1)開采石油天然氣企業,2)客運,快遞企業,但包括搬家,搬運,自己的運輸工具進行的非客運運輸3)普通儀器維修企業4)咨詢服務企業,但直接為生產服務的產業信息咨詢除外5)食品加工制作6)投資業務7)房地產開發企業8)不為直接為生產服務的軟件開發企業。9)進口后簡單組裝后銷售企業。
(2)農、林、牧、邊企業。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兩免三減半。
(3)西部大開發,除了獲利年度開始計算外,其他與企業所得稅相同。
六、五免五減半(經營期注意均要達到15年,很特別的地方,以下不再熬述)
(1)港口、碼頭建設的中外合資企業,五免五減半。
(2)上海浦東新區的交通能源建設項目,五免五減半。
(3)海南的基礎建設和農業開發企業,五免五減半。(注意其在再投資退稅中也有相關優惠,做題時千萬不要忘了它可是五免五減半啊,還原時要看看是否免稅,免稅的話不要退稅了啊)
七、先進技術企業和產品出口企業
減免期滿后一年,仍為先進技術企業的,可在三年內減半征收,減半后稅率低于10%的按照10%計算。減免期滿后無論哪一年滿足產品出口企業標準,即出口產品銷售額占總產品銷售額70%以上的,即可減半征收。稅率不足10%的按照10%計算。
八、并購重組優惠
改組成外商投資企業的企業,其外商投資股權超過25%的,變更當年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后仍有利潤的,作為獲利年度的開始。享受外商投資企業各種優惠政策。
九、股份制改組優惠
原外商投資企業進行股份制改組的,要滿足1)原外商投資企業按照資產評估增值交納了所得稅2)不滿經營期限的,要補交優惠的所得稅。這兩個條件后,改組后的股份制企業如果是生產性企業的可在改組后享受兩免三減半的政策,反之不行。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