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2 頁:多選題 |
第 3 頁:計算題、綜合題 |
第 4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5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6 頁:計算題答案 |
第 7 頁:綜合題答案 |
三、計算題
1、
【正確答案】:(1)計算該設備的入賬價值
該設備的入賬價值=789.95+35×93%+24+3.51+6+3.99=860(萬元)
(2)計算該設備2011年、2012年和2013年應計提的折舊額
因為采用的是雙倍余額遞減法,折舊率=2/5=40%
2011年應計提的折舊額=860×40%×9/12=258(萬元)
2012年應計提的折舊額=860×40%×3/12+(860-860×40%)×40%×9/12=240.8(萬元)
2013年應計提的折舊額=(860-344)×40%×3/12=51.6(萬元)
(計提折舊時需要注意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因此在2013年計提折舊的時間是3個月。本題中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在使用前期計提折舊時,不考慮固定資產的凈殘值,另外,計提折舊是以期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為基礎計算的,而不是以固定資產原價為基礎計算;在計算2013年應計提折舊,由于2013年只有3個月需要計提折舊,按照折舊年度而言,2013年前3個月屬于折舊年度的第二年,第一個折舊年度是2011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第二個折舊年度是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雙倍余額遞減法下每個折舊年度中每個月的折舊額相同,因此計算2013年1~3月份的折舊實際上就是第二個會計年度中三個月的折舊。)
(3)編制出售該設備的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 309.6
累計折舊 550.4
貸:固定資產 860
借:銀行存款 306
貸:固定資產清理 306
借:固定資產清理 0.4
貸:銀行存款 0.4
將固定資產清理賬戶的余額轉入營業外支出:
借:營業外支出 4
貸:固定資產清理 4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固定資產的核算(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1)該生產線的入賬價值=180+115+35+1.84+2=333.84 (萬元)
該廠房的入賬價值=117+50+11.7+21.06=199.96(萬元)
①借:工程物資―A 200
-B (100+17)117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4
貸:銀行存款 351
②借:在建工程-生產線 180
-廠房 117
貸:工程物資―A 180
-B 117
③借:在建工程-生產線 115
-廠房 50
貸:應付職工薪酬 165
④借:在建工程-生產線 35
-廠房 11.7
貸:原材料 4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7
⑤借:在建工程-生產線 1.84
其他應收款 0.5
貸:工程物資―A 2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2×17%)0.34
借:在建工程-廠房 21.06
貸:工程物資―A (200-180-2)18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18×17%)3.06
⑥借:在建工程-生產線 2
貸:銀行存款 2
⑦借:固定資產-生產線 (180+115+35+1.84+2)333.84
-廠房 (117+50+11.7+21.06)199.76
貸:在建工程-生產線 333.84
-廠房 199.76
(2)(2)2011年改造前該生產線計提的折舊額=333.84÷10 ×7 ÷12=19.47(萬元)
2011年改造前該生產線的賬面價值=333.84-333.84 ÷10=300.46(萬元)
改造后該生產線的折舊額=300.46÷9 ×2÷12+100÷5×2 ÷12=8.90(萬元)
2011年計提的折舊額=19.47+8.90=28.37(萬元)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固定資產的核算(綜合)”知識點進行考核】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