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2 頁:多選題 |
第 3 頁:計算題 |
第 4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5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6 頁:計算題答案 |
二、多選題
1、
【正確答案】:ACDE
【答案解析】:選項B,通過債務重組取得的無形資產,應按照無形資產公允價值計量。
【該題針對“無形資產的初始計量”知識點進行考核】
2、
<1>、
【正確答案】:AE
【答案解析】:無形資產的攤銷期自其可供使用時開始至終止確認時止。當月增加的無形資產,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的無形資產,當月不再攤銷,因此專利權Y應從2010年1月份開始攤銷。按規定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取得的無形資產,其使用壽命不應超過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的期限,但如果企業使用資產的預期的期限短于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規定的期限的,則應當按照企業預期使用的期限確定其使用壽命。專利權Y應按5年作為攤銷期,并將A公司向甲公司承諾在第5年購買該專利權的價款320萬元作為無形資產的殘值。
<2>、
【正確答案】:BC
【答案解析】:專利權Y的2010年的攤銷金額為(820-320)/5=100萬元,因該專利權專門用于生產產品X,因此其攤銷應計入產品成本;2010年6月1日購入的非專利技術因其使用壽命不確定而不需要進行攤銷;出租給B公司的商標權其攤銷金額應計入其他業務成本;如果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能夠在到期時因續約等延續,則當有證據表明企業續約不需要付出重大成本時,續約期可包括在使用壽命的估計中。2010年1月1日購入的專利權Z應按預計使用年限為15年進行攤銷。
<3>、
【正確答案】:ABCE
【答案解析】: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計入資產減值損失影響營業利潤;出租商標權取得的租金收入作為其他業務收入;攤銷出租商標權的攤銷金額計入其他業務成本;宣傳新產品——X產品發生的相關廣告費用50萬元計入銷售費用;上述各項均影響營業利潤;為使該項非專利技術達到預定用途支付相關專業服務費用20萬元應放無形資產的成本。
3、
【正確答案】:ACDE
【答案解析】:選項A,應計入其他業務收入;選項,C應計入營業外支出或沖減營業外收入;選項D,雖然未使用,但是也要進行攤銷的;選項E,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按照被合并企業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確認為取得時的初始成本。
【該題針對“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知識點進行考核】
4、
<1>、
【正確答案】:ACD
【答案解析】:選項B,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應當將該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轉銷計入營業外支出;選項E,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
<2>、
【正確答案】:ABCDE
【答案解析】:2010年3月1日
持有待售的無形資產不進行攤銷,按照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孰低進行計量。
2010年無形資產攤銷的金額
=150÷2×2/12=12.5(萬元)
無形資產賬面價值
=900-(150×2+93.75×2+12.5)-(225+37.5)
=150-12.5
=137.5(萬元)
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
=130-6.5=123.5(萬元)
需要調整賬面價值,差額=137.5-123.5=14(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14
貸: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14
2010年4月1日處置無形資產產生的損益=130-[(900-(150×2+93.75×2+12.5)-(225+37.5+14)]-6.5=0
<3>、
【正確答案】:ABCDE
【答案解析】:2006年1月1日
借:無形資產 900
貸:銀行存款 900
2006年12月31日
借:管理費用 (900÷6)150
貸:累計攤銷 150
2007年12月31日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900-150×2-375=225(萬元)
2008年12月31日無形資產攤銷的金額
=375÷4=93.75(萬元)
2009年12月31日計提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375-93.75×2-150=37.5(萬元)
5、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客戶關系、內部資源等,由于企業無法控制其帶來的未來經濟利益,不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不應將其確認為無形資產,所以選項AB不屬于無形資產;內部產生的品牌、報刊名等類似項目的支出不能與整個業務開發成本區分開來,因此這類項目不應該確認為無形資產,所以選項C不屬于無形資產。
【該題針對“無形資產的內容和確認”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ADE
【答案解析】:無形資產應當自達到預定用途的當月開始攤銷,選項B不正確;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價值應該計入其他業務成本,選項C不正確。
【該題針對“無形資產的攤銷”知識點進行考核】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