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考試機構負責人關中倡議公務員退休應該從現行的“85制”再延長為“90制”,呼吁民眾必須共體時艱。對此,臺灣《中國時報》發表評論文章《公務人員退休改革 不能都是一刀切》,呼吁臺灣當局務必經過完整的精算、分析,從而找出最適合的方案,不能一刀切。
文章摘編如下:
“考試院長”關中倡議公務員退休應該從現行的“85制”再延長為“90制”,提醒臺灣民眾并向公務員喊話:為了避免財政懸崖,大家必須共體時艱。
事實上,包括公私部門都面臨了退休年金危機,而這也是很多地區共同的難題,尤其公部門往往是火車頭,如果不帶動改革,其它產業幾乎沒有跟進的可能。然而,以法國當年為了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引發游行抗爭為例,中老年抗議退休年齡延長,年輕人則抗議老人不退休他們進入職場機會更少,兩者如何取得適切的平衡,確實是個兩難。
退休制度所涉復雜,但不能不體認,幸福的退休生活必須考慮當局的財政負荷,特別是由于醫療改善等,使得全球平均壽命都有所延長,加上少子化的趨勢,相應的退休設計勢必得要調整。可想而知,為了緩和無力支付退休金的窘況,各個地區無不以提高退休年齡為改革目標。
但這些地方除了退休金赤字增加之外,更重要的是財政赤字幾已到了無力挽回的地步。以法國為例,兩年前其政府經常性財政赤字就占GDP 的2%。
臺灣早在2、3年前即開始改革公務員退休制度,從過去的“75制”改為現行的“85制”,此一變革不可謂不大,但若以25歲進入公職,工作35年,年紀60歲者即可退休;而當局稅收大半都在支應龐大的退休金,偏偏晚近數年當局稅收明顯下滑,人事負荷如此沉重,若不調整改變,當局預算能用于建設者所占的比例只會愈來愈少。
當然,延后退休除了紓解眼前的財政負擔,不能不考慮當局效率問題。延退公務員的體能、反應乃至對工作的積極態度都是要評估的重點;此外,公務員改“90制”,教師要不要比照?多數家長[微博]或許未必喜歡年紀太大的教師繼續教授其子弟,原因很簡單:擔心他們教書經年,人不老怕心也老了;同樣的,除內勤公務員外,軍人、警察、消防人員等耗費體能或風險高的外勤公務員,是否適合延長退休年紀也不無疑問。
臺灣要不要花這么長的時間調整可以討論,但看看海外對退休年金采從長計議的規劃,臺灣務必經過完整的精算、分析,并比較方案,從而找出最適合的方案。
絕大多數人辛勤工作一生,所求不過就是一個安穩無慮的晚年,做為富裕且文明的地區,臺灣沒有道理不提供人民中壯年努力工作,到老可以安享退休的生活,就這一點而言,不論公務員或勞工都應該享有這樣的權利。公務員確實不同于一般,他們必須考試晉用,受到約束但也享有保障,然而,所有公務員的薪俸乃至退休金都來自于人民納稅,既是當局的雇員,更是人民的雇員,其待遇福利不可能不和當局財政連動,公務員對此必須有所體認。套用蔣經國先生的話,退休改革今天不做,明天會后悔,我們這一代更萬萬不能做讓下一代后悔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