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國家-43. 偶然性在心理學中扮演的角色時常被外行人士甚至臨床心理從業者忽略。人們很難意識到,行為的變化有一部分是隨機因素引起的,因此心理學家不應自詡能夠預測每一個案的行為。心理學的預測應該是概率性的,表示自己可以在個體層上進行心理預測,是臨床心理學家常犯的錯誤。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 臨床心理學家更擅長對個體進行心理預測
B. 目前對人類行為預測的準確性還不高
C. 心理學的預測是對行為的總體預測
D. 人的行為發展變化具有偶然性
【答案】C
【所屬考試模塊】言語理解與表達
【題型】
【考點】意圖判斷
【難度系數】困難
【作者】張超
【解析】文段主要說的是在心理學上,偶然性扮演的角色經常被忽略導致臨床心理學家經常犯錯誤。由“心理學家不應自詡能夠預測每一個案的行為”和“表示自己可以在……常犯的錯誤”可知,A項說法錯誤;B項文段中沒有體現,文段強調的是在個體層次上進行的心理預測存在錯誤;整個文段的主體框架是心理學,而D項沒有涉及偶然性在心理學上的作用,故排除D項。根據“心理學的預測應該是概率性的”可知,心理學的預測是對總體大趨勢的概率性預測。所以本題選C。
【信息源】
原文鏈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3c28cf0101f8tq.html
--------------------------------------------------------------------------------------------------
2014-國家-44. 一個普遍的說法是,人類能辨別1萬種不同的氣味,一只獵犬的鼻膜上有2.2億個氣味受體細胞,而人類只有2000萬個,但我們的嗅覺系統也是相當復雜而專業的,氣味分子隨氣流進入鼻子,通過鼻腔頂端上皮和它的氣味受體細胞,這些細胞表面覆蓋著能捕捉氣味分子的蛋白。氣味受體蛋白共300多種,分別負責不同的氣味分子,可以產生大量組合,形成大量的氣味模式, 。而且我們的嗅覺很容易訓練,短期內可見驚人成效,在實驗中,如果暴露在單一的花香中,人只要3分半鐘,就能極大提高對這種花香的辨別能力。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
A. 這也就是人類能夠辨別1萬種不同氣味的原因
B. 這些氣味信息直接進入嗅覺皮層還會影響人的情感反應
C. 因此對人類來講嗅覺仍是第一大感官知覺
D. 但是不同的人對這些氣味模式的敏感程序有所不同
【答案】A
【所屬考試模塊】言語理解與表達
【題型】
【考點】語句填空
【難度系數】中等
【作者】張超
【解析】“氣味分子隨氣流進入鼻子……形成大量的氣味模式”是對文段第一句話的解釋說明,而橫線部分應填入的句子是對前文的總結,能做為總結句的只有A、D項,D項與后文的“而且”銜接不恰當;A項與第一句中的“人類能辨別1萬種不同的氣味”相呼應。故本題選A。
【信息源】《鼻子知道什么》
原文鏈接:http://www.lifeweek.com.cn/2011/0829/34726.shtml
--------------------------------------------------------------------------------------------------
2014-國家-45.事實上,延期償債不僅無助于真正緩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在大多數情況下反而是埋下了威力更為巨大的“定時炸彈”,一旦“借新還舊”成為地方政府的常規做法,后果更是不堪設想,有鑒于此,中央政府應及時采取強更手段,制止地方政府繼續大唱“拖字快”;有關部委也應積極考慮借助資本市場消化地方政府公共債務,以債務證券化等方式引入民間資本,化解債務風險;地方政府也應適當削減其經濟建設職能,實現財權、事權 對等,從根本上消除負債過度的生存土壤。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
A.說明地方政府償還債務的常規做法
B. 強調中央政府在緩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上的指導作用
C. 分析限制地方政府延期償債的原因
D. 論術緩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有效手段
【答案】D
【所屬考試模塊】言語理解與表達
【題型】
【考點】主旨概括
【難度系數】中等
【作者】徐煥芳
【解析】前面闡述了“延期償債”對于地方政府的壞處,屬于鋪墊,接著通過“有鑒于此”后面的兩個分號,從并列幾個方面闡述了政府應該的一些做法,論述話題是“緩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即答案為D。
【糾錯】A項話題錯誤,不是“償還債務”,B項不全面,只是其中一部分,C項屬于無中生有。
【信息源】民生周刊《地方政府舉債不可“以拖待變”》
原文鏈接:http://paper.people.com.cn/mszk/html/2011-07/18/content_876129.htm?div=-1
--------------------------------------------------------------------------------------------------
2014-國家-46. 將“幸福”傳感器放在人體表面或植入人體。通過各項指標可測出人們每一刻的幸福指數。沒有一個“幸福”傳感器會是完美無缺的,而且也不需要,溫度計被發明出來時也很不精確,但隨著時間推移,溫度計的設計日漸精致,現已是不可或缺的日用品,科學家們相信,“幸福”傳感器也將遵循類似進化進程,雖然它們在評估人們心理狀態時總會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可穿戴傳感器卻比衡量幸福的傳統工具來得更為低調,更加易用。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
A. 任何“幸福”傳感器都不可能完美無缺
B. “幸福”傳感器會向著高精度的方向發展
C. “幸福”傳感器將成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D. 人類并不需要完美無缺的“幸福”傳感器
【答案】C
【所屬考試模塊】言語理解與表達
【題型】
【考點】意圖判斷
【難度系數】中等
【作者】徐煥芳
【解析】屬于意圖判斷題,首先要找到文段的重點,文段開始講述的是幸福傳感器的作用,后面通過轉折關聯詞 “但”引出了文段的重點,即主體是圍繞“幸福傳感器”來說的,又強調不可或缺,所以正確答案是C。
【糾錯】而A和D項論述的主體不對,不是“幸福傳感器”,B項屬于過度推斷。
【信息源】中國科學報《人體傳感器:無線傳輸健康數據》
原文鏈接:http://tech.ifeng.com/discovery/detail_2013_08/09/28451692_0.shtml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