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與人的和諧
(1)政策精講
①人與人和諧:包括人自身的和諧和人與他人的和諧。
②人自身和諧:主要包括個人生理與心理,物質與精神需要的和諧等。
、廴伺c他人的和諧:指人際和諧,重點是消解社會矛盾,減少社會沖突。
(2)熱點分析
1.因對醫療效果不滿意,中山一患者大白天手持鐵錘闖入古鎮鎮醫院骨科門診,將該院醫生孫向華砸傷,致其顱腦損傷,顱內出血。經搶救,孫向華目前已經脫離危險,兇手亦已被刑事拘留。
據院方介紹,2012年5月31日上午10時58分,外二科骨科組組長、外科副主任醫師孫向華在門診接診病人時,一男子突然沖進診室用短柄鐵錘打傷孫向華頭部,致大量出血。實施襲擊后,該男子企圖逃跑,但被孫向華制服,扭送至醫院大堂,在保安協助下帶至醫院警務室并報警處理。3分鐘后,古鎮公安分局民警到場將其帶走。孫向華被送進手術室初步處理后,轉送至中山市人民醫院作進一步治療。經醫院診斷,孫向華急性開放性顱腦損傷,右額顱骨骨折,右顳骨線狀骨折,右額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氣顱,頭皮裂傷等。
醫院查看監控錄像,發現該男子來院時間為10時56分,期間一直沒有與任何的醫護人員接觸。據悉,兇手姓余,50歲,幾個月前曾經因為骨折在古鎮鎮醫院手術,但他對治療效果不滿意。
6月5日下午,羊城晚報記者在中山市人民醫院見到躺在病床上看雜志的孫向華。其家屬說,他目前恢復得挺好,還需要休息,不想接受采訪。
2.“手術刀,手術刀,一刀一個小紅包,你要是不給小紅包,不打麻藥就開刀!”這句話聽起來是多么讓人膽寒啊!這是我曾經聽過的一段相聲中的臺詞,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們社會現實存在的醫患矛盾,這應該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與深刻反思!
縱觀我國目前的醫患矛盾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看病貴,看病難;二是醫生和患者之間缺少溝通與理解;三是醫療資源不平衡。
針對看病貴和看病難的問題,社會上有這樣的順口溜:“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治個闌尾炎,白種一年田”;“一人得病,全家受窮”……中國目前看病貴和看病難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已經引起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各地醫患糾紛層出不窮,應該高度重視。
“醫鬧”呈愈演愈烈之勢!搬t鬧”惡行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行其道,且屢屢得逞,導致“醫鬧”成為新的職業,“要想富,告大夫”成為黑惡勢力的生財秘決。如放任自流,聽之任之,后果不堪設想。
同時,“醫鬧”具有巨大的社會危害性:一是用惡勢力解決醫患糾紛,增加了社會不穩定因素。二是助長了社會邪惡勢力的滋長,培養了一批新型的黑惡勢力。三是惡化了醫患關系,加劇了醫患之間的不信任,雙方受害。四是阻礙了醫學技術的創新和發展,使醫生碰到疑難雜癥能躲就躲、能推則推,勢必影響醫學科學的發展,最終損害的是病人的利益。
3.茅永斌是寧波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員,從事這個工作4年多來,他共成功調解醫療糾紛250多起,成功率超過95%,被評為全國調解能手。
在茅永斌等調解員的努力下,4年多來,寧波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共受理案件667起,其中成功調解642起,被司法部授予“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稱號。
推進新型的區域性、行業性人民調解組織建設,是浙江司法行政機關的創新舉措。據統計,僅2011年,全省行業性人民調解組織調解矛盾糾紛223615件,調解成功213104件,調解成功率達到95%以上,人民調解制度,成功助推了平安浙江的建設。
在茅永斌眼里,醫療糾紛調解工作最基本的是要體現公開、公平、公正、自愿原則,第三方角色一定要把握得住,不可偏頗任何一方。
“在醫院工作的時候,處理醫患糾紛,我免不了會站在醫院的立場上,現在到了這里,公正是最重要的,我不能因為自己曾是醫務工作者而偏袒醫方,也不能因為患方是弱勢群體而無原則地為患方說話,只有真正做到公正公平,才能讓大家都信服!泵┯辣笳f。
茅永斌記得有一次,一位47歲的婦女去衛生院打針,打完后就回家休息了,等她丈夫回家后,發現妻子死在了床上。丈夫認為是衛生院的那一針出了問題,一定要衛生院給個說法,而衛生院卻說,婦女死于心臟病,和他們沒有關系。
茅永斌經過對婦女病歷的調查,發現她早就得了心臟病,她那天身體不好去醫院,也是因為心臟不適。
“你妻子心臟病這么多年,作為丈夫,你怎么會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一定責任?”茅永斌的一番話讓婦女的丈夫一臉內疚,“我確實一點都不知道,她從來沒有說過,唉……”
而對于院方,茅永斌說:“如果你們能夠及時把這個情況告訴患者家人,或許就不會有這樣的事了,所以你們也有一定責任。”最終,醫院賠了6000多元給婦女的家人,糾紛調解成功。
結合給定材料,以“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觀點鮮明,語言流暢,具有理論高度,字數在1000字左右。
【范文要點】
標題: 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實現人與人的和諧
總論點: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實現人與人的和諧
分論點1:醫患矛盾成為影響人與人沖突的直接誘因。(材料1為支撐,當前醫患矛盾突出)
分論點2:醫患矛盾激化成為社會矛盾升級的導火索。(材料2為支撐,醫患矛盾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
分論點3:醫患矛盾的有效解決將成為人與人和諧的典范。(材料3為支撐)
【思路解析】
本材料的主題是和諧社會的主題,和諧社會一共包含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人與動物和諧,本材料的理論支撐是人與人和諧。
2.人與自然和諧
(1)理論政策
、偃伺c自然和諧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②人與自然和諧就要樹立善待自然的觀念,愛護和保護自然,尊重自然規律,發展經濟要充分考慮自然的承載能力和承受能力,建立和維護人與自然相對平衡的關系。
(2)熱點分析
1.海南省位于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民主共和國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文萊和馬來西亞為鄰。
自?谥寥齺問|岸線就有60多處可辟為海濱浴場。古跡名勝具有歷史意義的古跡主要有為紀念唐宋兩代被貶謫來海南島的李德裕等5位歷史名臣而修建的五公祠,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居瓊遺址——東坡書院以及為紀念蘇氏而修建的蘇公祠,為巡雷瓊兵備道焦映漢所修建的瓊臺書院,丘浚(明代名臣)之墓,海瑞(明朝大清官) 之墓,受漢武帝派遣率兵入海南的伏波將軍為拯救兵馬而下令開鑿的漢馬伏波井,以及崖州古城、韋氏祠堂、文昌閣等。民族風情除漢族外,世居海南島的少數民族 有黎族、苗族、回族。各少數民族至今保留著許多質樸敦厚的民風民俗和生活習慣,使海南的社會風貌顯得獨特而多彩。海南是全國唯一的黎族聚居區。黎族頗具特 色的民族文化和風情,有獨特的旅游觀光價值。
熱帶作物及田園風光海南島上種植大量的熱帶作物,極大地豐富了自然景觀。游人上島既可欣賞熱帶田園風光,增長見識,又可品嘗熱帶水果,一飽口福。
然而,過快的發展一度讓海南省優美的原始生態環境遭受了嚴重的破壞。“我小時候,光著屁股從嶺仔村游到珊瑚礁這里,帶著小桶,用手就可以抓到魚呀螺呀,什么海龍啦、海馬啦都有。以前我爸爸就用叉子在珊瑚礁這里抓海鰻,有時候叉上來20多斤的……”
記者在黎安、新村兩港探訪,聽到了許多故事,而最為美妙的,就是那些“小時候”的故事。
陳明光是南灣省級自然保護區技術員,也是南灣半島嶺仔村土生土長的村民。在他的記憶里,上世紀80年代,他和小伙伴們生活著的這一片海域有著無窮的樂趣和 寶藏:“那時候抓魚,拿兩根樹枝在海水里一攪,把水攪渾了以后就開始釣魚,很快魚就上鉤了。有時候沒帶釣魚竿,就看水渾了以后等著魚扎入沙里,用手抓就可 以抓到。在沙灘上,以前有很多很多海鳥,每年我們都去掏鳥蛋,聽老人說還曾經有海龜來下蛋。馬尾松林里還有海南兔……”
而這些場景,今天已經不復存在。珊瑚礁和海草床面積縮小,現存的也難見游魚生活在其中。海鳥數量大減,兔子、海龜更是消失無蹤……30年來在這里發生了什么,改變了陳明光這一代以及他們子孫的生活?
記者在黎安港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一艘漁船用繩子系在插入海中的棍子上,漁民開動馬達,將螺旋槳壓入海中不停翻打。據當地南灣村一位李姓村民介紹,他們是 在用螺旋槳打海草,海草的根系浮起來后,埋在沙里的貝類也會被帶出來,這樣就能大量捕撈,省時省力。但是這樣一來,海草也幾乎不能再存活了。
2.立足于“生態立省”的發展思路,海南省全省上下齊心,堅持“生態立省、環境優先,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原則,全面推進海南省的生態文明建 設。省委書記衛留成強調:“生態環境是發展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本錢!笔¢L羅保銘與各市縣簽訂了生態建設責任軍令狀,把保護優良的生態環境作為做決 策、謀發展的首要前提,努力實現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的統一。
幾年前,海南海防林被毀總長達229公里,海防林帶寬縮小、退化、老化嚴重。海南省林業部門創造了“林瓜套種、抗旱造林、打井造林”模式,截至2010年 底共完成海防林造林15.8萬畝,退塘還林1.6萬畝,修復斷帶229公里,加厚和改造林帶780公里,重新恢復了過去森林茂密,鶯歌燕舞的美好景象。
海南省3年來投資7億元發展農村沼氣,已有31萬農戶使用沼氣,其中養殖小區和專業村500多個。海南著力引導農民發展“豬—沼—經濟作物”等生態種養模 式。綜合測算,沼氣利用每年幫助農民節支增收超過7億元,不僅增加了收入,而且對接下來發展農家樂和鄉村旅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海南節能工作基本思路是“控增調存”,即全省的一次能源新增消費量控制在105萬噸標準煤以內,不再審批、核準、備案高耗能、高排放行業擴大產能的項目, 未通過環評、節能審查和土地預審的項目一律不準開工建設,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的違規在建項目和建成項目,依法責令停止建設和生產,控制“兩高”產品出 口。
3.“要是能住在這里就好了!”近日,來自黑龍江的游客陶麗娟老人,走進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東寨港的星輝村后,忍不住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星輝村,從去年開 始,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建成文明生態村,是一個亮麗的生態游景點。建設文明生態村是海南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創舉。而作為世界旅游主旋律的生態游,在我國如 雨后春筍紛紛興起,第一個提出“生態省”的海南自然成為我國生態游的領頭羊。據有關部門預計,當前海南各類原生態熱帶森林旅游區域年平均接待游人可達 250萬人次,海南熱帶雨林有多處生態景觀,吸引著各地游人的眼球。
在旅游服務方面,海南省旅游服務設施、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與國際通行的旅游服務標準全面接軌,初步建成了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勝地。旅游業增加值占 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2%以上,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0%,第三產業從業人數比重達到60%,全省人均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 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綜合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根據給定資料,以“由打造海南國際旅游島所想到的”為副標題,結合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自選角度、自擬主標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觀點明確,語言流暢,有理論高度,字數在1000字左右。
【范文要點】
標題:維系人與自然和諧
——由打造海南國際旅游島所想到的
總論點:
海南省自然風光獨特,但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得到重視,生態破壞嚴重。為發展經濟,并防止生態災難的再度發生,海南省開始注重對自然環境的保護,打造國際旅游 島,在建設過程中盡量避免對環境的破壞,最終不僅實現了生產的發展,而且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環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
分論點1:生產發展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前提。
分論點2:生態良好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支撐。
分論點3:生活幸福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終目標。
【思路解析】
本材料的主題為和諧社會,和諧社會一共包含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人與動物和諧,本材料的理論支撐是人與自然和諧。
材料中說到了環境問題,說到了海南人文地理環境是海南發展為國際旅游島必須的支撐,命題人是通過自然被破壞的事情,表達出人與自然和諧這個觀點,統一于我國在經濟建設過程中踐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中的和諧社會的根本宗旨。